中日友好源远流长,浩瀚的海湾隔不断中日青年学子沟通交流的热望。自2005年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日本佐贺大学成功展开了研究生学术交流互访活动。今年,依着这份约定,两国学子再度搭起一座虹桥。
欢迎晚宴:拉开活动序幕
抵杭第二晚,在玉泉校区邵逸夫科学馆举行的欢迎晚宴,为2006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日本佐贺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拉开了序幕。建工学院留日归来的
在晚宴上,关富玲教授代表学院对佐贺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团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自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师生2005年访问佐贺大学,两校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交流活动的规模也不断壮大。关教授希望两校同学通过交流活动,在学术和文化上都能互相沟通、互相学习。
日本佐贺大学荒牧军治教授也向浙大建工学院师生转达了来自佐贺大学的问候。作为2006年学术交流访问团的带队老师,荒牧教授表示,是杭州和浙大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吸引他又第二次来访,荒牧教授希望两校学生能够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与合作奠定基础。
自2005年起,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日本佐贺大学的研究生交流互访便已形成良好的传统,经过双方的磋商与协定,两校将不定期地举行双方的交流活动,由此积淀中日两校深厚的友谊。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日本佐贺大学在学科特点、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正是这样一种双方的共通性才为彼此的互相交流、学习与借鉴提供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双方师生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而融合在一起。
专题讲座:擦出思想火花
中日学子的学术交流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7天的访问期间,佐贺大学访问团成员与我校研究生代表30余人在玉泉校区土木科技馆共同聆听了佐贺大学三位来访教授及建工学院
双方师生在彼此的专业领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除了专业,相比两校的校训,双方都深刻地感悟到对方学校勉励学子“博学笃行”的求学、治学的态度。在办学目标上,两校亦具类同之处;在人才培养的使命上,则都注重学生领导才能的塑造,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新世纪的领袖人物。因此,此次学术论坛的专题报告与讨论,除了深入交流专业,还在明示两校的办学精神,激励中日两国青年学子求真务实、励精图治,传达塑造担当大任、主持风气的未来领导者的成才之道,所有这些都使两校研究生受益良多。
文化游览:感悟江南风尚
室内坐而论道,室外共游江南秋色。在其间的活动行程中,两国青年学子还携手共行,
先后进行了以“感受校园文化”、“品味文化杭州”、“零距离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系列文化主题的游览参观活动。
校园行,玉泉校区的浓墨书香、深厚积淀,紫金港校区的巍伟壮观、设备精良,都给佐贺大学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西湖行,交流团分别游览了杨公堤、花港观鱼、曲苑风荷、西湖环线、明清河坊街等景点,水光潋滟的西子美景、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都让日本学子流连往返。
16日,佐贺大学访问团成员和我院研究生代表30余人在土木系系主任助理陈仁朋副教授和谢旭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嘉兴市海盐实地参观工程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Km,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 120余公里,大桥全长36公里,超过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将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或在建中的最长的跨海大桥。访问团成员一边聆听工程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一边实地观察,他们对这项非凡的工程惊叹不已,在参观过程中日方学生纷纷拍照留念,记下这一宏伟的工程。
七天虽然短暂,但行程安排却充实丰富而又极具意义。整个交流活动传统意蕴与现代气息并重齐进,学术之境与艺术之境相映成趣。18日下午,在中方学生的挥手与注视下,佐贺大学13名研究生踏上了回国的航班,日本佐贺大学交流团离开浙大之时,带走的不仅仅是浙大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两校之间的深厚友谊,更重要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切认知与感悟,共同的文化根脉和深厚的友情将双方永远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