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社团风采
建工人,在梵音!
“你中有我,我猶梵音。”
成立于
提及剧社,同学们往往会感到一种神秘与向往。其实,褪去了眩目的光环后,那些运筹于帷幄的导演们、闪耀于舞台的演员们、调度于幕侧的后台们,也终究不过是世俗生活中的一群普通孩子。而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多的就是一份对于戏剧的热情,一份对于舞台的尊重。
而就在这样一个幸福而快乐的剧社大家庭里,在梵音这群可爱的人儿中,一向不甘示弱、处处争强的建工人们,也是在尽着自己的一份热情与努力,创意与执著。在这里,他们朝气蓬勃;在这里,他们独领风骚。
建工社团风采
建工人,在梵音!(1)
加入剧社时间:05年9月 现任梵音剧社社长
参与演出:《恋爱的犀牛》(第三版)中 担任 导演
《小井胡同》中 担任 副导演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 担任 副导演
《哗变》中 饰 凯斯
人们眼中的周一帆是平时随和,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地为剧社尽心尽力的人,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周一帆在刚进校时,其实对话剧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就很难让人不好奇,他加入剧社的动机是什么?他给出的同样惊人的答案:因为社服很好看!(说到这里,笔者插话:红色的梵音社服的确很漂亮。朋友中也有相当数量表达过喜爱之情,极度想要拥有一件,答案自然是只要你成为梵音人。)
“其实社服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梵音的那些人。”周一帆是在大二加入的剧社,大一时就认识了一些梵音的朋友,久而久之地也对话剧有了些了解,之后看了《费加罗的婚礼》,被谢幕时的那种场面所感动,于是决定加入剧社。
进剧社时,周一帆的志愿是当编剧,后来担任了导演。导演的工作锻炼了他协调组织的能力,但导演的工作与责任也无疑是最累的。每一部戏的到来,身为导演都要从选角到演出面面俱到。除了排练的时间必到,私下还得花许多时间琢磨剧本,设计排练方式,极其花时间,为此常常要牺牲上课时间,晚上特意留出的作业时间也老因为排完戏后的疲惫而无心再利用了。在排第一部戏时,因为经验不足,碰到了很大的难题,当时压力非常大,幸好当时《恋爱的犀牛》还有一个副导演,两个人商量着办事,总算挺了过来。通过几次磨练,他也从最初青涩到现在的娴熟。虽说他名为导演,但通常情况下都是上下一手抓,能使上力的地方都毫不含糊。像《小井胡同》这样的戏,道具极其烦琐。租借,搬运,周一帆总是跑在最前头,没一句怨言,一派乐在其中的模样。
许多看过梵音的戏的人都会问,你们的本子是怎么选的?什么样的本子才对你们的胃口?周一帆依旧强调一个词:思考。能启发人思考的剧本,观众看的时候会有收获,自己排的时候时候更是受益匪浅,这样有助于大家的提高。剧社排戏不应当追求数量,为了排戏而排戏,则失去了当初的目的。
工作中如此的周一帆,学习生活中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倒是同样有戏剧色彩的。原本周一帆的专业是水资源与海洋工程,后来转入土木工程,现在又对建筑怀上了强烈的兴趣,目前正准备着建筑史的研究生考试,可以说几乎在建工学院内部转了个遍。“戏剧引发人思考,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门,你会发现,其实你所读的专业和戏剧之间总有许多微妙的联系。事物总是相通的。”
这就是来自建工土木的周一帆,一个干劲十足的男子汉,一个梵音的精神领袖!
加入剧社时间:05年9月
参与演出:《那时花开》中 饰 欢子
《恋爱的犀牛》(第三版)中 饰 牙刷
《三姐妹》中 饰 玛莎
《小井胡同》中 饰 刘嫂
访问唐琦之前,笔者其实做了不少的工作,因为年级差得较多。笔者进剧社的时候,她已忙着考虑前途问题了,因此在平时排戏过程中接触不多。看她的表演,也基本上都是通过以前拍摄的视频录相。于是当带着一堆准备深入挖掘的问题去采访她的时候,她却全都轻描淡写地简略带过了。
唐琦是大三的时候进的剧社。梵音在每次纳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总会偏重选择大一大二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唐琦属于一个例外,也说明唐琦不容小窥的实力。周一帆口中的唐琦是个很会思考的人(周社长真的是很注重思考),在进梵音前就对话剧很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听到这段,唐琦特意强调了一下,“是喜欢偏重,喜欢偏重”!大二时看过梵音的初版《恋爱的犀牛》,觉得不错,也觉得似乎是抓住了难得感兴趣的事,就抱着试试的心情参加了面试。
建筑系本来就不是个轻松的专业,阶段性地常需要熬夜甚至通宵,但唐琦依然热衷于剧社的事业,特别是在大三下学期同时接了《三姐妹》和《小井胡同》两部风格迥异的大戏,并且都担任主角的时候,时间上的冲突和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谈到这件事,她却只是笑笑:“其实也没什么,觉得建筑和戏剧本身还是有很多通处的,要真说困难主要还是揣摩角色思想上的,反正也就这样过来了。”
作为梵音的建工人中最“年长”的一位,笔者让她说说对梵音的感悟和期望,她依旧是简短不多加一句地回答:“一群有意思的人,希望大家能越来越真诚。”
她,就是我们生活中真诚爽快的唐琦,我们排练中一丝不苟的唐琦!
(记者:沈子建)
建工社团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