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我院校级重点暑期实践小分队——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云南昭通实践队伍在指导教师李腾和队长陈梦婷的带领下,开始了远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支“求是云南”支教队主要开展支教和社会调研活动,并紧密结合浙大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争先创优”指导思想,在支队内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力求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的先进性融入到本次的云南大关之行,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彩云之南,气象万千。云南有宛若仙境的自然美景,深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交通﹑教育﹑文化等各种原因,云南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和县城。为了调研云南社会,帮助山区孩子,我院“求是云南”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从5月开始立项,策划,招募人员,准备支教材料,经过两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实践队伍整装出发。
本次实践队伍由13人组成,由学院2+2辅导员李腾老师带队,队长陈梦婷,队员来自各大类和专业,旨在分工配合各有所长。今年,我院团委将与大关一中正式建立暑期实践基地,届时将开展签字仪式暨浙大宣讲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双方的合作。
此次支教的大关一中创办于1939年,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高中。但是由于经济、地理的局限,教育水平仍相对落后。本次支教涉及面向高三学生的高中文理科课程,基本保障每日授课。此外,队员们还准备了多场心理辅导讲座、高考应考技巧讲座、班级沙龙等交流形式,旨在深入了解大关一中高中生心理、学习状况。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知识和高考经验,更能给他们一份希望、一个梦想。
队员们在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还将开展“大关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留守儿童生活及心理状况”,“当地高中生心理状况”三项调研。希望在调研结束后可以将结果反馈给大关学校和政府,为他们提供一点建议。
炎炎的烈日消磨不了我们的激情,千山万水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彩云之南,有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有一份份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这次大关之旅更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7月15日,39个小时的旅途即将开始,云南,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