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各研究所、各科室、全体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为做好学校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根据《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关于开展浙江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文件要求,现把我院筹备工作通知如下:
一、竞赛报名
1、参赛资格
凡浙江大学2011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中国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1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详见www.youth.zju.edu.cn(竞赛网站:求是青年网站)。
特别鼓励“SRTP”、“省创”、“国创”等优秀作品(含已结题)和学术类社团的优秀作品参加竞赛。
2、作品类别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限定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社会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能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二、竞赛奖励
1、奖金证书
科技发明制作类7000元、5000元、2000元和1000元;
自然科学类5000元、3000元、2000元和1000元;
哲学社会科学类4000元、2000元、1000元和800元。
2、直接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获得校赛特等奖的本科生项目负责人(限1人)或获得省赛特等奖并同时获校赛一等奖以上的项目负责人(限1人)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获直接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3、优先参加评奖评优
在校赛获奖的研究生,可优先参加研究生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评选;
在校赛特等奖以上的研究生(个人作品限项目负责人,集体作品限前二人)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视同发表一级学术刊物论文一篇。
在校赛一等奖的研究生(个人作品限项目负责人,集体作品限前二人)在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时,视同发表核心刊物论文一篇。
4、指导教师激励
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将获得10000元、8000元奖励;
按照《浙江大学关于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原则意见》规定折算教学工作量。【国家级每项计24学时,校级、省级每项计16个学时】
三、竞赛流程
1、学院初赛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1月)
本阶段包括项目立项、院评审委员会评估及复赛作品报送,请各参赛小组填写《浙江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学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一式二份于12月10日之前交至学院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安中大楼A339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jgtw@zju.edu.cn,邮件名统一命名为“第十二届挑战杯报名+作品类别”。
联系人:徐晓峰 88206426
屈国栋 15088689385(研究生)
李 蔚 13656677781(666781)(本科生)
2、各类别复赛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本阶段对参加复赛项目进行改善,复赛承办方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别选出特、一、二等奖推荐项目及三等奖项目参加决赛。
具体由各类别承办学院(系)通知。
3、学校决赛阶段(2011年5月)
本阶段主要包括校内决赛,评选出一、二等奖归属,组织参加浙江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具体由学校组委会通知。
详细材料可参照《浙江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汇编材料》
中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委员会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10年9月29日
附件一:
建工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初赛
组委会组成名单
主 任
罗尧治 王 竹 郭文刚 娄建民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叶惠飞 刘国华 陈 晓 李王鸣 陆 强 罗卿平 金卫勇 姜秀英 赵 华 钱晓倩 徐 洁
秘书处
徐晓峰 屈国栋 李 蔚
附件二:
建工学院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初赛
评委会组成名单
主 任
罗尧治
副主任
王 竹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万五一 韦亚平 王 晖 冉启华 朱 斌 陈秋晓 赵羽习 段元锋 葛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