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关怀工地民工,走近民工子女生活——建工学院2011年民工讲师团“小候鸟”问卷调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7-20浏览次数:11

民工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饱受着社会的不公,默默地生存在社会的底层,在烈日下挥洒汗水,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工作枯燥无味、疲倦不堪,但是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忍受这一切,哪怕他们早已汗如雨下、早已精疲力竭。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家——他们的动力,是家庭的未来——他们的孩子。有一些民工孩子,他们平时在家乡上学,到了暑假就来到杭州跟他们的父母团聚,如同随季节迁徙的候鸟,于是我们把这些小孩称为“小候鸟”。建工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民工讲师团调研小组从小候鸟出发,走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进而从中得到改善、优化他们生活的方法。

714日,调研小组来到拱墅区祥符镇丽晶湾建筑工地的民工宿舍对“小候鸟”进行问卷调查。走进生活区,映入眼帘的是简易的蓝白临时板房,挂的乱七八糟的衣服,挨着墙乘凉的大人,到处追逐嬉戏的小孩,湿漉漉的给人第一印象是存在各种污水的地面,以及让人感到不愉快的时有时无的臭味——这便是小候鸟所生活的环境。

 

 

 

调研小组找到一个符合小候鸟条件的孩子,告诉他此行目的后,小孩带领调研小组成员去到他的宿舍,开始了问卷调研。宿舍本来就不算宽敞,加上里面塞进了好几张床,更加显得狭窄、昏暗。小候鸟年纪较低,识字不多,而调研员则耐心而亲切的跟他描述每道题目的内容与选项,过程有说有笑,对话中调研员是不是记录下小候鸟的生活状况,显得细心而负责。在填完问卷之后,这个小孩又带领调研小组去其他宿舍寻找其他小候鸟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刚开始时小组成员还是有说有笑,但是结束之后每个人脸上似乎都挂了一丝忧伤,想必调研过程让他们感触颇深。

 

 

 

调研问卷主要是针对小候鸟的来杭目的、与父母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社会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这些方面的情况,并且分析数据得到相关结论。调研过程中小候鸟体现出得对未来的期盼让我久久难以忘怀,而且结束之后的那一声“再见”,更是让我沉思很久。“你是觉得民工小孩不会如此有礼貌吗?”——不管我过去是否曾对民工存在偏见,在那一刻,我觉得他们是最优秀的小孩。他们应该得到正视,应该得到重视,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怀。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