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晚9:30,我们有幸于月牙楼画室采访了本届“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杨丁亮学长。作为建工学院的传奇人物,见面之初,我们便感受到了他身上那种卓越的气度。那不是凌云的傲气,也并非艺术的疯狂,而是一种渗透于平静之中的睿智与不凡。
在温馨自然的气氛中,我们开始了本次的访谈。对于获得本届“竺奖”,杨学长坦言他得知获奖时的开心与激动,当然也掺杂着一些惊喜。在精英云集的浙大脱颖而出更是赢得众人瞩目的荣誉,他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对建筑学的钻研、对科学与艺术的深入理解,在精准的数字与抽象的美型之间探究无限的世界,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追求。
杨丁亮学长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然而当谈及自己的大一、大二生活,他笑着说自己也同多数新生一样,在刚进入大学的阶段感到迷茫困惑。当然,由于对建筑学的喜欢,他强烈的渴望着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学习、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前进的方向,随着自身技能的提升他愈发被建筑的魅力吸引,也因此将粗略的目标细化到每个阶段的计划。
对于如此之多的成就,我们不禁赞叹杨学长一定拥有非同一般的天赋,而学长却谦虚的摇头,告诉我们在他看来,学习的最佳方法便是认真,便是勤奋,若非要总结出一条捷径,那么老师讲课时用心听讲就是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了。他说,很多学弟学妹已经习惯了翘课,认为自学也同样可以学到知识,殊不知如物理这类的学科,听老师讲解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除了学习,杨丁亮学长也有许多个人爱好,比如说游泳、竞技类游戏等。他认为这些业余爱好不仅丰富了他的大学生活,也自然而然地强化了他的体质,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厌倦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他能够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活动时间,习惯早起的他通常能在白天完成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休息放松、整理内务,也避免了熬夜对健康的伤害。在专注于手中的建筑模型时他会选择一个人安静工作,在课余时间则积极参加朋友之间的活动,也能充分融入到同学们的讨论中,遇到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谈到现阶段的目标,学长露出了期待的神色,告诉我们这两个月他一直都在为申请去美国留学的事情忙碌。由于听闻很多关于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建筑艺术的杰出,对于杨学长选择美国深造我们表示不解。他耐心的向我们解释,赴美留学一直是自己的一个理想,并尖端的学习资源。当然,他表明在美国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年,学成后就会回到中国就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自己记挂父母,因为在这些年的学习、成长道路上父母一直都是自己最强大的精神支柱,对父母的感恩言之不尽。
这次访谈让在场的听众都受益匪浅,末了,学长送给了我们一句话,也是他自己生活的信条,那便是白岩松先生说过的“不平静就不会幸福。”如今快节奏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浮华聒噪,若不能保持一颗坦然宁静的心,也许就会在功名利禄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也遗落了梦想。杨丁亮学长寥寥数语,却蕴藏了他对艺术的虔诚、对学术的执著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相信杨学长会在将来的人生征途中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而他的精神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建工学子勇敢前行。
于平静之中追逐梦想,是挑战,亦是幸福。
(撰稿:建工团委宣传部 赵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