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建工有约”学生主题沙龙第三季在安中大楼建工之家如期举行。本次主题紧紧围绕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结合特点,以“化设计为实体,赋建筑以生命”为主题,提供给建筑系同学展示自己设计、寻求结构实施可行性解答的平台,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和热情参与。
此期沙龙邀请到土木工程系指导老师和博士生有: 空间中心中袁行飞,结构所的王海龙、宋昌永,以及高性能结构和材料博士生李蓓。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行业经验,联系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前沿和先进应用实例,为建筑系的同学答疑解惑,并建议建筑系学生密切沟通对结构有专长的同学,合作实现可行、经济、美观、适用的建筑设计。
整场沙龙以建筑系同学展示,老师答疑的形式展开,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和专业基点分析,又站在展示者的角度给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给了苦于没有充足结构知识的建筑系学生良多启迪。
在李深道同学问道“为什么曲面建筑在中国不多”时,袁行飞教授指出曲面结构受力分析复杂,力的分布不稳定,在设计时存在难点,尤其是柔性材料曲面建筑,目前还难以建造,但刚性曲面建筑已有实际的应用。她说:“曲面建筑具有更强的美感,但要付诸建造,需要形态分析,荷载分析,稳定分析,成型分析,施工分析等。”继而,宋昌永教授感慨说:“建筑师和结构建造师的合作是相互说服的过程。”他解释说,建筑师更多从形态的角度考虑建筑设计,这有时是超出结构设计现有水平的。而作为结构设计师来说,不是简单地否定建筑师的想法,而是清晰列出其不可行的地方,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前期预备展示的同学外,另有同学抓紧机会,即兴与老师进行了探讨。其中有同学就防灾建筑的概念设计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通过本次沙龙,老师同学进行了一次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大家更加深刻意识到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建工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指导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