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在建筑工程学院两位辅导员老师韩梦琳和陈晓伟的陪同下,包括团干班、建工学生会和建工团委在内的23名同学坐上了驶向临安碧雪湖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的大巴。
在1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大家略显疲惫地到达了目的地。临安的天空因为阴雨天气有些阴霾,室外的温度也有些寒冷。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对于素拓活动的期待和那一份欣喜之情。古色古香的建筑、清新沁鼻的自然空气和那些自然的大山和草木无不为这次的素拓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简短的晚餐和休息时间过后,来自建筑工程学院的23名同学、2名辅导员老师和素质拓展活动的教练员王庆南、王聪聪老师在碧雪湖山庄的2号会议室里正式展开了这次学生骨干素质拓展活动。在王庆南老师对于此次素拓活动的介绍过后,23名同学随机被分组成为2队,开始进行第一项活动——搭纸塔。大家迅速进入了状态,讨论、分工、行动,一系列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1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到了,1组同学通过自己所搭的纸塔向大家展现了奇思妙想之趣,2组同学则展现出了建筑的美感。比赛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俨然进入到了团队活动的状态中。之后,王庆南老师将23名同学正式分2队——“光辉岁月”队和“风暴”队,并通过队名、队歌、队训、队徽的展示为明天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4月20日早上6:30左右,大家在王聪聪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晨练。虽然天气依然很冷,很多同学的衣服没有带够,但没有一个人缺席晨练活动。
早餐过后,略作休息,两队同学就迅速进入了状态。“光辉岁月”队的第一个活动是“高空单杠”,“风暴”队则进行了“背摔”项目。在“高空单杠”项目中,王庆南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光辉岁月”队的于志超同学因为事先有类似经验便勇敢地提出要为同学们做第一个示范。在大家的鼓励下,于志超同学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带着忐忑、害怕却兴奋的心情,大家都在队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这项惊险十分的任务。两位辅导员老师也都来体验了一把“高空单杠”。在“背摔”项目中,“风暴”队的队员们都对彼此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在王聪聪老师的布置和指导下,大家用双臂为同伴搭建出坚实的后盾。男生们都自觉挑起了受力最重的部分,而把几乎不会受力的位置留给了女生。体验“背摔”的同学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对队友们无条件地信任,都毫不犹豫往后倒去。全队11名同学都平安地完成了这一项目。在对本队的体验项目进行了简短总结过后,两队的任务进行了互换。
上午的两个项目在欢笑中结束了,大家从中学到了团队精神中的信任、支持和鼓励。
短暂休息过后,两队便迅速投入到了下午的活动——“七色岛”和“越障”中去。“七色岛”通过7个关于七巧板的任务考验了各队队长和组员的配合程度以及大家对时间控制、资源分配等的能力。在“风暴”队队长张城峰和“光辉岁月”队队长陈超的带领下,两队都表现出了浙大学子超强的执行力和时间观念,都是提前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在“越障”这一项目中,两组成员都暴露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一个缺点——动手能力差。大家纷纷在系绳结、构建扶梯模型等生活常识中败下阵来,也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显得格外手忙脚乱。“风暴”队相对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成功将队员运送过“十万伏特电网”,而“光辉岁月”队则以失败告终。
下午的活动更加考验了一个团队的协作能力,也给了大家更深的感触。身为建筑工程学院的学子,我们却不知如何去搭建一个坚固的扶梯。这充分说明了我们还十分缺乏实践,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结合生产。大家从下午的两个项目中学到了团队精神中的协作、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统筹条件等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在项目的最后总结中,两个团队分享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建筑工程学院临安碧雪湖学生骨干素质拓展活动正式告一段落。在欢笑声中,大家合影留念。最后在依依不舍中告别了这样一个留下了我们25个人美好记忆和欢声笑语的地方。此次素质拓展活动时间非常短暂,但却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我们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将会让我们获益匪浅,而那些在“革命”中结识的好朋友们也将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