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引领梦想,年华系浙滨绽放 播撒希望,青春傍关河飞扬——记2013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大关一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8-03浏览次数:4

 大关县第一中学,系大关县唯一的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关河岸边,大关县城东南最高处,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学校重视内在修炼,教言教改如火如荼,蔚为风气,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自2008年以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与大关一中的交流已经开展了6年,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加深,两校师生的交流也不断深入,今年的交流更是覆盖了大关一中的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的全部学生,这是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也是阶段性跨越的表现。这支支教队伍的目标对象已不再是仅仅高三的同学们,囊括了更多的大关一中学子,队员们致力于触动每一位大关一中同学,让他们有所思考、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大关一中社会实践团于本月15日抵达大关,这也是大部分队员第一次来到西南地区,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壮观,很是兴奋。一路上的疲惫、劳累在看到山山水水的那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之后的两天,队员们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在跟大关一中的同学们私下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淳朴、向上、乐观、好学。在各位队员精心准备了近一个月之后,将此次与大关一中同学交流会的主题最终定为“梦想与成功”,并从梦想、规划、技巧和心态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2013717日,“梦想与成功”首场主题交流会在大关一中多媒体教室举行。大关一中校长王兴才老师作重要讲话,在讲话中,王校长希望各位准高三同学能够延续上届高三同学的辉煌成绩,怀抱希望,端正态度,学会方法,努力奋斗。他说,每一位学生都是充满希望的,是可以有一番事业的,是明天的太阳。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让同学们深受鼓舞,坚定了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的信心。随后,主讲人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叙述,个性鲜明的话语讲解了这三点的重要性,并且由他的亲身经历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现在好好学习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事情。

18日即来到大关的第四天,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大关一中社会实践调查团在大关一中多媒体教室开展了第二次交流会以及第一次进入高二班级进行一对一交流。队员们早早的来到了大关一中多媒体教室进行交流会的准备。随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偌大的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甚至后面有好几位同学没有座位只好站在那边。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同学是昨天听过想要再听一遍的。七点钟,交流会准时开始。校团委书记龙老师首先发言对浙大实践团表示感谢,又对一中学子提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和希望。接下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大关一中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张明涛老师发表讲话。他介绍了一下此行的意义以及用幽默的语言,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例子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为高三冲刺做准备。然后,王栩文、汪漠霖、郭璐炜和戴伟顺四名同学分别就梦想、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心态和希望和同学们做了交流和分享。这次讲座过程中,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出现停电事故,所以大家制作的幻灯片都能够展现出来,并且配合了大家的精心准备,本次分享会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9日晚,实践团延续了前一天的两个任务:作报告和进课堂。晚上7点整,报告准时在大关一中的多媒体报告厅开始。由于场地所能容纳的人数有限,所以给高三学生作报告分三场进行,今天是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有了前面两场的经验,而且报告经过修改也更加完善了,几位作报告的同学都显得很从容、自信。

在结束了三场与大关一中高三同学精采的交流会以及对高二的“下班级”交流过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大关一中社会实践团于2013720日满结束全部行程并将启程返回。

经过了5天的社会事件,队员们与大关一中的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带给他们新的思考和建议的同时,全团队员也从这群淳朴的孩子们身上学到了一种不能来自课本的知识与精神,他们在相对封闭与落后环境中依然敢于梦想并且愿意为之而奋斗,这将是对队员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最大的激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