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三峡工程,培养水利情怀
——记10级水资班工程设计施工讲座与生产实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水利工程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开设的工程设计施工讲座与生产实习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将课堂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平台。2013年暑期,我们水资10级全体同学在万五一老师的带领下,有幸来到了以世界水电之都著称的宜昌市进行为期十天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有幸和长江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和水布垭等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亲密接触和体验,我们不仅能够与工程设计和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们面对面,而且能够亲临现场进行考察和体验,并借此契机把书本知识与课外工程实例相互对比印证,在丰富工程实践知识的同时,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013年7月7日下午5点,火车缓缓进入宜昌东站,经过24小时的长途火车,我们水资10级的同学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世界水电之都-宜昌。踏上去三峡培训实习基地的客车,心情总有一些激动,汽车在长江边的三峡专用高速公路上穿行,左侧是滚滚长江,右侧是巍巍青山,置于如此美丽的山水之间,虽然三峡近在咫尺,心情却急切万分。到达三峡实习基地已经是晚上7点了,虽然24小时长途火车让大家身躯疲惫,但心中对三峡工程的渴望之情驱使着我们毫不犹豫步行来到长江边上,以便先睹为快。看着眼前的三峡工程,畅想着接下来的上坝体验,不禁对这次实习充满了期待。7月8日我们有幸请到了曾参与三峡建设的教授级工程师李君林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三峡工程总体概况》的专题报告,李工虽然退休很多年了,但一谈到三峡就无比自豪,他的讲解热情洋溢,使我们对三峡工程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发电、防洪、泥沙、环境、生态等都有了整体的认识。他不仅清楚全面的讲解了三峡工程的方方面面,更是与我们分享了他在三峡的点点滴滴,并对我们新一代水利人寄予了厚望。在讲座结束后全体水利学生对这位曾经参与三峡建设的老工程师肃然起敬,同时也为自己作为开江治水的水利人而自豪。
7月9日是令人激动的一天,在三峡公司员工的带领下,这一天我们终于来到了三峡工程的主体建筑——三峡大坝现场,站在高高的坝顶上,顿时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同时也惊叹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能力。顺着水库望去,看到离坝不远处的大型孤立建筑,同学们问工程师那是什么建筑,回答说那是进水塔,引水钢管进口就设在那里,同学们感觉到很不好意思,学了几年的水利竟然没认出来那就是进水塔,其实也难怪,书上学到的太抽象,没想到一个进水塔就像是一个小高层那么大。此外,工程师除了给大家讲解整个坝体的组成和构造外,还领大家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升船机与世界第一的五级船闸。同学们对坝上的设备和运行原理充满了好奇,不由自主地向工程师们提问和交流。这次的现场学习使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和认识伟大的三峡工程。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邀请了曾经参与三峡建设工作的教授级工程师嵇德平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三峡升船机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嵇老师和同学们亲切交谈,为大家讲解在三峡建设时期的一些列的重大难题是如何解决的,并告诫我们在工作中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另外,我们还安排去三峡工程展览馆和黄陵庙水文博物馆学习,考察秭归移民后的新县城,对水利工程移民场所的选址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水库修建的移民安置问题展开了讨论。
7月11日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三峡工程,来到了长江的一级支流——清江,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清江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滚动开发,已经建设了水布垭、隔河岩和高坝洲三座水电站,其中水布垭和隔河岩都是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电站。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河流水能的规划和梯级开发知识,并对不同水电站的坝型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学习。
7月12日上午,在水电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对隔河岩水利枢纽的建筑物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和学习。隔河岩是我们见到的第一座混凝土重力拱坝,坝高151米,由于拱坝坝身较薄,并且是双曲拱拱坝,所以从坝顶向下看,感觉整个人都是悬在半空中的,在激动之余我们把上课学到的拱坝设计知识与隔河岩拱坝进行了对比,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并且扩展和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下午,我们到了清江下游的高坝洲水利枢纽学习,高坝洲是难得一见的日调节水库与反调节水库,因为落差小,所以他的发电量比隔河岩要小,他是隔河岩水电站的反调节水库,可以通过流量控制对隔河岩下游的水位进行调节,对维护区间的水位和上游电站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7月13日我们到了清江最上游的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布垭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面板堆石坝,对于所有面板堆石坝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防渗问题,并且坝身越高坝体的防渗难度越大,因为大家都对水布垭的防渗问题很感兴趣,所以水布垭的工程师特地带我们到了水布垭的坝顶并在那对比着实物细细讲述了一些防渗面处理的技术问题,水布垭良好的防渗无疑是设计技巧与施工艺术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是我们在平时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在这三天的实习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清江公司对该流域滚动式开发的理念。通过向生产部门的员工学习和交流,对电站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有了跟多了解。
结束在清江流域的学习后,我们回到了宜昌,并且来到葛洲坝工程厂区学习,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水电站厂房和机组,并听取工程师对机组的分层布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介绍,增加了同学们对发电厂房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知识。
7月15日我们在恋恋不舍中踏上了回校的列车。回想本次暑期的工程实习,我们有幸参观了5座水电站,并与工程决策、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就像上课时老师说的那样,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一个人的工程经验是极为有限的,大型的水利工程靠的都是集体的智慧。这次实习后,有同学发表感想说:“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即将走上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大学生来说,身上的担子是十分重的,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老一辈水利工作者的工作精神,争取让中国的水利工更上一层楼。”也有同学说:“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体会了作为一个水利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使命和责任,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个水利人,我们将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密切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为我们的水利事业奉献自己力量。
最后:感谢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和实习接待单位对本次实习的大力支持!
撰文:戚文杰,校核:朱淑英,图片:顾海挺,金成伟,张宇超等,指导老师:万五一

那些年,我们到过的三峡工程,在我们的身后可是高181m,长2.3km的巨型大坝喔

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仅闸门就有两个篮球场大——号称天下第一门

感谢那些为我们讲解的老专家,他们曾亲身参加了三峡大坝的设计和建设,一辈子献给了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其实人生就是:青春-汗水-美好回忆

感谢工程师们给我们现场指导和讲解,他们可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喔

珍贵图纸,抓住机会,好好学习

隔河岩水库非常美丽,清江画廊从此开始,远远的眺望了一下山水画廊,老师不让去玩

隔河岩的进水塔,这下我可认出来了

水布垭,世界最高的面板堆石坝,靠堆石成坝,以面板挡水,遗憾,没照到全景
传说中的日调节水电站,课本上常听说,实际中却少见,基本是当天来水当天放,水“不过夜”的喔
中央控制室,操作监控都在集中在这个房间,隔着玻璃拍的
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一脉相承,终于知道流域滚动开发是怎么回事了
三峡工程展览馆,纵多水利专家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在这里有记录的
西陵峡的黄陵庙,号称水文博物馆,里面的木柱水印记录了当年洪水的高度,为三峡和葛洲坝的修建提供了重要的水文信息
我们实习的生活区,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实习感悟,学在水利,心系社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