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黄忠信教授学术报告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26浏览次数:5

报告时间:20131227 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安中A322

报告题目:淤泥之材料资源化应用

报告简介:

台湾水库因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及集水区水土保持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泥砂淤积造成蓄水容量损失,所以近年台湾面临严重之水库淤泥处理问题。然而,大部分台湾水库淤泥含有大量黏土成分,利用黏土具离子交换能力之特性,将水库淤泥进行有机改质,改质后水库淤泥可部分取代水泥砂浆中之细粒料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改质水库淤泥取代细粒料量,依其水泥砂浆强度之高低可分别应用于结构混凝土非结构混凝土控制性低强度材料等。此外,添加改质水库淤泥之水泥砂浆,兼具绝佳防水性能之高附加价值,故可供制造防水混凝土应用于地下室混凝土等。

水库淤泥含有大量铝硅酸盐矿物,具有成为碱激发胶结材原料之潜能。尝试以煅烧水库淤泥取代偏高岭土,探讨淤泥取代比例、碱活化剂量、水胶比、水库淤泥细度等控制因素,对水库淤泥质碱激发胶结材强度之影响。研究显示,经850℃煅烧6小时后之水库淤泥,具有较高活性,相较于完全使用高岭土之对照组,水库淤泥质碱激发胶结材所需之碱活化剂用量较少,其强度发展虽较为缓慢且早期强度低,但晚期强度成长幅度却非常大。煅烧水库淤泥70%、高炉石粉30%,碱活化剂模数1.0、碱当量9%与水胶比0.3所制成之胶结材其龄期7天抗压强度为60MPa28天时可达95MPa,龄期91天时更可高达134MPa因此试验结果证明,水库淤泥于碱激发胶结材之应用上,具有相当潜力与发展空间。

最后利用水库淤泥改质技术,将河川底泥进行有机改质,使底泥成为具有斥水性且体积稳定之颗粒,将改质后河川底泥以取代石英砂之方式,添加至水泥砂浆中,并量测其抗压强度、吸水比及透水比等,同时进行CLSM及填方材料之制作与量测,藉由试验结果评估经由现地改质河川底泥再利用处理方式之可行性。

 

报告人简介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学士 1979.9~1983.6

                         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太空工程学系硕士 1985.9~1987.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博士 1987.9~1991.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1.6~1991.8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副教授 1991.8~1996.7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 1996.8~2004.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访问科学家 1998.7~1999.1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特聘教授 2004.8~迄今

                         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 2009.8~2012.7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建筑工程学院

                                                                                                                                  2013122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