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利用——记建工有约学生主题沙龙第26季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1-08浏览次数:6

201416日中午,建工有约学生主题沙龙第26季在安中大楼建工之家如期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改造利用”,本次活动很荣幸地请到了建工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所的张玉瑜老师作为主讲嘉宾。

 

 

 

建筑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历史的缩影,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好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张老师首先介绍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史,19-20世纪为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开端,建筑遗产保护的三个重要派别分别为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法国派重点介绍了勒迪克的“整体修复”理念,他坚持将建筑复原到一个绝对纯净的风格状态,任何一个局部的不统一都将破坏艺术的完整性;然后介绍了以约翰拉金斯和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英国的反修复运动。他们认为我们无论怎样都没有触碰这些建筑遗产的权利;意大利派崛起较晚,汲取了1819世纪以来的建筑保护理论与方法,理论发展较为严密,阐述了意大利保护学派与现代的保护共识,即从“文献性修复”到“历史性修复”,并重点讲解了古罗马斗兽场的修复案例。

之后张老师介绍了日本的建筑保护案例,然后重点讲解了我国的文物保护体制以及保护与设计对象,并结合我国南禅寺的修复保护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通过这次沙龙活动,大家学习到了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获益匪浅。在活动的最后,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合影留念,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