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名家邀请展”邀请著名陶艺家,著名画家及设计史学家、美术史学家及研究学者共同探讨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
这次展览汇集众多艺术家,包括著名画家吴山明教授,孔六庆教授,尉晓榕教授,著名画家冷军,一级美术师、著名画家池沙鸿,台湾著名陶艺家王修功、林振龙,著名陶艺家宁刚教授、朱乐耕教授、刘正教授、胡小军教授,著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教授,著名画家、作曲家高晔,著名陶瓷绘画艺术家朱斐翡,浙江大学池长庆副教授、汪永江副教授,以及浙江大学讲师吴高岚,出席本次论坛学术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有:浙江大学著名学者教授沈语冰、黄厚明、黄河清、谈生广、刘波、王小松、陈健、金小明、李承华、王忠涛等,以及中国美院著名理论家毛建波教授,美术报执行总经理刘一丁先生。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曾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美术的进程。进入明清以后,彩绘瓷在瓷器领域异军突起,成为瓷器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泛采用青花、五彩、粉彩等材料的基础上,吸收了文人、民间绘画的图式,并取得了辉煌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演进,彩绘瓷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或许,我们要问:当代陶瓷绘画艺术是什么?
那么,在此展示的将是中国陶瓷绘画艺术最完整的定义。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包含着制作者采用含金属氧化物的色料及釉料,辅以工具修、刻、刮、削、贴叠、涂、抹、书、写、描、绘、等技法在陶、瓷坯或成瓷上制作,施釉后并以高、中、低温烧制,以此表达出作者精神性的物象。
中国古代的彩绘瓷器物的欣赏是多方位的,轻拾俯看,都似一幅幅书画长卷。瓷器物上的绘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瓷质的中国画。器物上和平面瓷板上的彩绘瓷画,与这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绘画、书法、油画、版画等艺术门类美感类型是极其一致的。
瓷器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早已注入到每一个国人的血脉,在学术领域,从艺术类专业性院校到综合性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瓷器看作一种文化基因来研读。近年来,中国彩绘瓷艺术这个概念逐渐被运用到对美术的研究、认识上。在国内和国际有一批从事艺术创作研究的学者认识到中国彩绘瓷的魅力,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创作出一批具有高质量的当代彩绘瓷艺术作品。这,即是“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名家邀请展”的契机所在。
由于经济、文化等因素,过去对陶瓷艺术个体分类的专题研究缺乏足够重视。例如彩瓷艺术专题,大量的第一手艺术家和创作作品过程的原始资料没有得到收集、保护及推广传播。总体来讲缺少反映一流彩绘瓷艺术水平的展览,也没有集体的图录,连大致的发生发展脉络都极其少见,此种情况下急有待于浙江大学举办名家作品邀请展和浙江大学的学者搜寻、整理、编目、研究。我们将会举办更多的活动,邀请更多的优秀彩绘瓷艺术家及其作品在浙大进行艺术的盛会。
从浙江大学美术学和设计学等学科本身出发,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视觉出发,将实物研究、艺术史研究的概念结合,体现艺术研究的多元性、跨学科性。在展览中,我们看到艺术家的每件作品,所用的材料和表现技术传承着传统陶瓷艺术的固有肌质,精致的艺术语言仿若舞蹈,并从文化与材料的碰撞中,看到了新的艺术语言的介入与发展。
开幕时间:
2015年1月5日下午2点
研讨会时间:
2015年1月5日下午3点30分
展览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月牙楼二楼展览馆
展览时间:
2015年1月5日—10日
学术主持:
沈语冰 黄厚明
策展人:
胡小军 吴高岚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艺术学系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美术与环境艺术研究室
浙江大学陶瓷与艺术研究室
协办单位: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艺术中心
台湾陶艺后援会
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
西溪文化创意园吴山明工作
世界浙商收藏家俱乐部
艺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