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桐庐柴埠大桥设计施工监测技术交流观摩会顺利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1-03浏览次数:419

1031日,由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及路桥、交通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桥隧学科联合主办,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的“桐庐柴埠大桥设计施工监测技术交流观摩会”在浙江桐庐世贸大酒店会议厅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各成员单位的有关委员、专家、工程界同行和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桥隧工程师生共计80余人。会议由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及路桥、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桥隧工程教授、浙江省公路水利建设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国际桥梁养护、安全与管理协会(IABMAS) 委员,国际土木工程全寿命协会(IALCCE) 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与健康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项贻强教授主持,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代表、中交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标段项目部刘晨总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研院王见兵副研究员及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通所桥隧工程项贻强教授分别就柴埠大桥的规划设计、施工关键技术、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和该桥健康监测管理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并随后参观了桐庐柴埠大桥的施工建设现场。桐庐县柴埠大桥建设有限公司法人毛鑫工程师代表项目业主对参加会议代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参加技术交流观摩会的专家代表从多个技术层面进行了交流和参观等,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展示了柴埠大桥先期的规划设计、部分施工建设的成果、将有力推动后期大桥的建设施工、健康监测实施及安全运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监控等多方的深入交流,并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极佳的学习交流机会。
据了解,柴埠大桥所在的S305(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凤川互通公路是桐庐县主骨架公路网中“一环”的东连接线,也是《桐庐县域总体规划》中连接江南区块和江北区块的重要通道。主桥采用106+200+106m双塔中央索面预应力砼箱梁斜拉桥,主桥箱梁采用等截面整幅布置,索塔采用单箱单室混凝土,塔柱采用双薄壁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砼承台;江中引桥采用50m等截面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左右分幅布置,下部采用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砼承台;岸上引桥采用30m(跨越疏港路跨采用26.5m)等截面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左右分幅布置,下部采用H型双柱式桥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钢筋砼承台,主桥设计宽度34.3m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浇筑主跨箱梁,并用自适应进行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引桥设计宽度2*15.75m,其中江中引桥50m等截面预应力砼现浇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岸上30m跨引桥则选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进行。
目前,该桥的施工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桥梁下部结构墩台的施工,主桥的两个主塔墩基础及承台的施工也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主跨主塔主梁0# 块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及一侧岸上30m跨引桥混凝土箱梁的浇筑施工,全桥预计在明年5月份完成塔梁的斜拉索挂索施工,明年底建成。

 

      

1 学术交流报告研讨会现场
2 参加学术交流报告的浙江大学桥隧学科的部分师生参观桐庐一桥
        
3 柴埠大桥已经完工的塔墩基础双壁钢围堰及桩基的施工          
                                  图4 柴埠大桥正在进行的主跨主塔主梁0# 块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5 正在进行的一侧岸上30m跨引桥混凝土箱梁的浇筑施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