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省公益性项目申报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13浏览次数:15

各位老师:

     2017省公益项目现开始申报,采取自主申报,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的方式(限项,我院共4个名额)。拟申报的老师请填写附件汇总表并于本周五(6月17日)下午5点前发至叶老师邮箱(yhf@zju.edu.cn)。

     附件:汇总表

                                                                                                                                      科研科

                          2016年6月13日

科研院通知如下:

各相关院系、单位:
为加强社会公益领域的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解决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共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现就2017年度省级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资格要求
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主持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含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自主设计项目)不得超过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不得超过2项。有项目在研的,应当重点做好在研项目的实施,限制申报2017年度省级公益计划项目。
(二)时间安排
2017年度省级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于2016年6月6启动申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20日,逾期恕不受理。
二、申报程序
(一)申报方式
2017度省级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采取自主申报,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的方式,请各单位根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申报项目的指导和管理,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认真审核把关,择优进行推荐。
(二)网络申报
2017年度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和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须通过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进行申报。浙江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网址:http://www.zjsti.gov.cn/index.aspx。经网上审核通过后,形成有水印标记的项目申请表。
(三)申报管理
各相关院系、单位负责做好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择优在网络申报系统中推荐。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协调并协助做好网络电子数据的提交工作,在项目纸质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盖章;编制项目汇总表(字段包括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及身份证号码、项目总经费、申请财政经费和备注等),并在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前将纸质申请材料一式三份与项目汇总表一式一份报送科研院。
(四)申报要求和形式审查
各相关院系、单位在推荐申报项目时,应当严格审查本归口部门科技人员申报、承担科技项目情况及材料的真实性。项目可行性报告应回避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组成员的具体信息。国际合作领域的项目网络申报时,在“项目计划类别”字段中选择“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纸质材料须提交国际科技合作协议书。
三、重点支持领域和选题范围

(一)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

本计划支持公共性、非营利性、具有明确应用方向与前景的技术研发及成果的推广应用,请围绕以下重点支持领域进行申报:
工业公益领域:围绕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浙江省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技术领域,重点支持引领和支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支持信息经济、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支持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化工程化技术瓶颈的先进技术,支持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基础上的应用示范。
农村农业公益领域:围绕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支持粮油作物、畜禽、水产、林业和农业经济作物的健康安全种养殖技术研究,动植物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围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点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肥药两减与节水技术研究及安全生态“三药”创制。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开展农产品资源化增值高效利用、特色农产品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分析、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和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究。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物流,开展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与控制、农产品绿色高效与智能化物流、农产品追踪溯源等技术研究。围绕现代农业装备与智能化,开展数字农业软硬件技术、智能装备与配套机具的研发。围绕跨界融合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一二三产业技术的集成在创新和融合技术研发应用。
社会发展公益领域:紧密结合我省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海洋科技和文化、教育、交通、体育、旅游等主要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智能高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领域主要围绕“五水共治”、大气污染、固废与土壤污染,以及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监测等开展研究与应用。人口健康领域主要围绕疾病诊治、健康养老、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等开展研究与应用。公共安全领域主要围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抗震防灾、安全生产、公安消防等各类事故开展研究与应用。海洋科技领域主要围绕港航物流、海洋工程及装备、船舶设计制造、远洋渔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智慧海洋等开展研究与应用。其他社会事业领域主要支持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电子商务、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应用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主要支持结合实验区建设示范主题,开展科技成果的综合集成应用与示范。
国际合作领域:紧密结合浙江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国际科研与创新资源,重点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知名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的项目;能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展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四、其他事项
    (一)限额推荐数
     我校总限额数为150项,根据往年申报限额数、立项情况、验收结题情况等进行分配,由科研院相关联系人通知到各院系、单位科研办。

(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

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我校限报1项。申报时在题目后面注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名称(加括号),不纳入各设区市限额推荐数。
(三)实验动物平台和分析测试平台项目
实验动物平台项目、分析测试平台项目一并纳入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申报,在申报时注明平台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另行通知。

 
联系人:
工业领域:高新部  刘剑蕾  88981187  kyyljl@zju.edu.cn
    农村与社会发展领域:农社部  严智宇  88981029  yanzhiyu@zju.edu.cn
    国际合作领域:海外办  曹  阳  88981026  kyycy@zju.edu.cn
 
 
                                                                                              科研院
                                                                                            2016年6月8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