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社会实践】踏长江三峡大坝,品水利工程之美——记建工学院赴湖北三峡水利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17浏览次数:26

 
    7月5日,建筑工程学院赴长江三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水利系包志仁副教授的带领和全程指导下,开始了为期5天的对长江三峡大坝及葛洲坝的参访活动,实践成员由2013级水利水电工程的6名同学组成。在这一过程中,三峡的相关老师就三峡工程的工程概况、水情调度等方面的问题向我们做了较为细致的讲解。队员们也结合平时课程所学知识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交流,解决了平时课程中待解决的疑问。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长江三峡集团培训中心的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令我们获益匪浅。
考察长江三峡大坝
    7月6日上午,行程正式开始。在三峡工作人员杨诗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前往长江三峡大坝的工程重点部位——五级船闸和大坝主体的坝顶进行参观考察。我们首先来到五级船闸的第四级船闸前的平台,老师实地讲解了施工顺序和边坡加固等问题,并且在我们观看船闸开关的过程中,阐述了船闸的运行机理和运输能力,使我们对五级船闸有了更详尽的认识。
    随后,我们随车驶入长江三峡大坝的坝顶。大坝的坝顶,是放置发电厂重要器械的重地,故一般游客无法进入,只有我们以实践团队的形式才得以入内。坝顶参观,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关闭电子产品以防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参观时,正好遇上小雨,天地间一片朦胧。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江、坝与老师的讲解合而为一,令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水利的震撼与美感。
    7月7日,在前一天的参观结束后,队员纷纷表示了对后续行程的期待与兴趣。上午,李先镇总工程师进行了一场介绍三峡工程概况的讲座。李先镇总工的讲解大致分为坝体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综合工程措施;施工总过程三个方面。他重点阐述了坝体施工时石料的开采、混凝土拌和、浇筑施工等步骤,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三峡大坝施工中一些独有的施工技术和专利。这一次的讲座内容和我们此学期课程内容极为吻合,不仅使得我们更细致地了解了三峡大坝的施工过程,更加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下午,我们团队参观了三峡大坝展览馆。在展览馆中有三峡大坝的模型,工作人员用该模型为我们演示了大坝蓄水、泄洪闸泄洪和船只使用五级船闸和升船机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展厅内详尽阐述了三峡工程自提出开始,到兴建完成的全部过程。我们相信,正是经历了选址、方案的修改,经济政治状况的制约等一系列的坎坷和磨难,最终铸就了三峡大坝这一水利史上的奇迹。
    7月8日上午,我们在培训中心听了一场关于水情调度的讲座。讲座内容围绕三峡区域的水文特性、大坝的防洪调度、引水系统结构等方面展开。老师解释了三峡大坝的选址问题,并且展示了非常多的厂房的纵向剖面图,让我们了解在坝体内部水体的运作。随后,他结合具体数据,说明了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对防洪调度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以说,让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到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对国家的意义,也打破了我们心中由外界舆论生成的对三峡大坝的疑虑。
前往葛洲坝,探访厂房内部。
    8日下午,我们离开三峡大坝前往葛洲坝了解关于电厂工作的知识,主要内容涉及电厂的电气分部、电机和输电线路的运行,在最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在电厂参观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次日上午,在包老师和葛洲坝电厂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电厂内部进行参观。此次参观最大的意义是近距离观察了葛洲坝内部发电机组的结构。但是作为水利的学生,我们对发电机组的认识显得非常不足,对机组的几个特征数据的概念,也不是非常清晰,多亏了带队老师的耐心讲解,让我们颇有所收获。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更深刻地体味了水利工程的伟大及其为人们所带来的益处。身临三峡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中,长江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工程的雄浑之美悄然印在我们的心中。相信秉持着对水利工程的敬畏与热爱之心,中国未来水利事业的蓝图必定会更加雄伟壮阔。
(文/潜凌宇,图/陶伊平)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