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学岩土所承办的“第五届曾国熙讲座”将于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9:00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安中大楼报告厅举行。本届曾国熙讲座的主题为“岩土工程问题的本构关系与数值计算”,特别邀请了郑颖人院士(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和美国的Poul V. Lade 教授(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担任讲座人。
热忱欢迎您参加会议!
浙江大学岩土所
2011年11月15日
Poul V. Lade教授为著名的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家。197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教授及土木工程系主任,现为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教授。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试验研究土体及相关材料的本构关系,并应用这些本构关系构建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1975年他根据砂土的真三轴试验成果建立了著名的Lade-Duncan 弹塑性模型,该模型既能考虑中主应力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又能反映三轴拉伸强度指标与三轴压缩强度指标的差异,被广泛运用于地基承载力、边坡稳定、岩体破坏等计算中,也成为众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研究者研究的基础。Lade教授多次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及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局的资助,发表论文270多篇,担任多个岩土工程国际刊物的编委,并于2001年当选为丹麦科技院院士。
|
郑颖人(1933.11.05--)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发展了应变空间塑性理论与多重屈服面理论,尤其在建立广义塑性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军队地下工程、城市岩石工程与区域性土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机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锚喷支护计算、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膨胀土地基勘察与计算及压实黄土地基沉降等方面,为部队与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编制过国家《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多部国军标与地方标准。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一项,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一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三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0年获茅以升奖提名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