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冥想与压力管理——建工有约第75季暨十六期筑人杂志发布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7-03-10浏览次数:10

    3月8号,筑人第十六期杂志发布会在建工之家举行。发布会开始,由我们十六期的主编向大家介绍了十六期的由来、分享了文章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解释了筑人为什么坚持做纸媒。
    十六期的主题“梦与幻想”的由来并不是很浪漫但是很神奇,她成型于我们的一次烧烤聚会,大家意外聊起失眠的话题,又聊起当时很火的VR技术,于是“科幻”啊、“梦境”啊、“平行时空”啊、“双重人格”等等,开始在大家的脑海里闪现。在香味弥漫的烧烤摊里,“梦与幻想”就诞生了。
    筑人始终觉得文字落于纸上,再被读者拿在手里反复阅读,是会具有不一样的灵魂的。不同于电子媒体阅读的快速性,实体杂志是一种沉淀、一个多年后可以拿出来回忆的纪念品。于是,经过去年一整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将杂志顺利地摆上了安中大楼以及月牙楼的书架上。
    在十六期的内容中,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向大家征集了关于梦境的各种回答,收于十六期第一篇章“自深深处”的《浮世绘梦》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与筑人的一些小伙伴一样,深受失眠的困扰,并且急于摆脱。趁着发布会的契机,我们有幸请到了浙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俞林鑫老师,来为我们分享冥想与压力管理的方法,希望冥想减压也能改善大家失眠的困扰。

    俞老师说他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都记录自己的梦,通过记录下来的梦境,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产生一些以往没有察觉的情感,所以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俞老师此次向我们分享冥想与减压的话题,是特别为了建工的学生所准备的。他首先让在场的同学为自己现在的压力打分,0~10分,以此让同学来评估自己的精神压力状态,初步了解自己。接着俞老师介绍到他自己的一些减压方式,例如冥想、运动、瑜伽等。在现场,俞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冥想减压这一方法。
    冥想其实就是通过练习,去培养习惯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冥想,让自己养成“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和“非判断的知觉”三种习惯。如果我们养成这三种习惯,就会常常进入“存在”的状态。“存在”就是去体验、去感觉、去观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无压力的。而与“存在”相对应的,就是“思维与行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做出更多成就,但是与之伴随的,就是压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自己进入这种察觉和存在的状态呢?俞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三种方式:观呼吸、观察走路时候的感觉、观察身体的感觉。这三种方式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观察感觉。心理学会研究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所以感觉是一切的原点。我们成长当中,更多地是进入一种认知、思考、语言、分析的层面,会越来越多地偏离原点。而冥想,就是我们回到原点去体验我们自身感觉的一种方式。

    俞老师在现场带大家做了三次冥想练习,每一次都让大家仔细地观察呼吸、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受,在预感到大家注意力可能分散之后,提醒大家放下正在思考的问题,回到观察呼吸、观察身体的过程中。在结束练习后,俞老师又和大家讨论了冥想中的感受,有一部分同学说通过冥想感受,确实放松了很多,也会更加留心自己身体上的不适,还有一部分同学表示在感受身体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肌肉紧绷不受控制,从而引起内心的恐慌……大家说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反应,也与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希望俞老师分享的冥想减压法能够对失眠的小伙伴有帮助~
    最后,感谢阳光城集团对“建工有约”学生主题沙龙的大力支持!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