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要闻

援疆路上的浙大人 —— 中组部第八批优秀援疆干部王建江同志南疆经历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17-10-12浏览次数:3807

     “回望那段岁月,虽难会再有,但那片土地留着我和同志们的脚印,难忘……

                                                       ——王建江

20148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不久,南疆反恐维稳与建设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期。王建江老师作为浙江大学第一位通过中组部援疆计划派出的专业教师,担任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学院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等工作。

20177月,在王建江老师顺利完成援疆任务之后,获得了中组部与兵团优秀援疆干部、兵团给予记功一次的荣誉,面对这些奖章与证书,他回忆着那些曾经的难忘瞬间:

  奖章与证书

   “钟情塔大三尺讲台,阅尽南疆万里戈壁”

“无论你在哪里,身为教师,学生就在你的面前”。王建江老师挤出时间,主讲塔里木大学校级基础课程,鼓励学生“在大学,我们不要想毕业、就业,只要学业;我们不想金钱、地位,只思考下一个超越;我们不梦想成为明星、富人,但要成为楷模;我们的大学生活是一次浪漫、阳光、挑战自我的旅程”。他鼓励教师“学术永远要走‘极端’,课堂永远要走‘极致’,教师永远要走‘极品’,“一个大学教师,灯下读的不是书,是一种意境”。他主张“大学的责任,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要服务社会”,组织浙大建工学院与塔里木大学水建院“南疆情思·一带一路”大学生联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关于“现代民居环境与民族传承民族文化融合”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兵团、自治区、团中央的高度评价,获得国家级优秀团队称号。

 人文学院演讲

  “现代大学理念”主题演讲

 赴多地院校与学生宣讲 

“忆当年屯垦戍边之风采,看如今科技创新之魅力”

为寻找制约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王建江老师一到新疆就定下了“用100天走访100个单位认识100位相关人员”的计划。为解决极干旱的南疆地区盐碱水土问题,王建江老师提出了“南疆苦咸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并联合浙大孙志林、叶兴乾等多位教授撰写了新疆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指南,该专项于20168月(2016A03008)获批。为解决新疆当地复杂水资源问题,提出了原创性的科学方案,在“一带一路”及新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又进一步提出“i*SNF”水盐分离新方法,研制新材料、创新工艺技术,实现南疆盐碱水资源化高效低价利用,目前已应用在格库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中。

2015年在阿拉尔市十一团附近沙漠观测点取盐碱水样

指导浙大与塔大的师生联合进行南疆盐碱水分析研究

盐碱水样本测试分析

 “南疆需要安全饮用水”

为解决优质饮水及用水问题。王建江老师践行“六下六点”,自筹资金,在50团、51团等地建设了六个安全高品质饮用水示范点,获得预期的成效,为建设南疆区域性安全水源及洁净饮用水系统,改善和提升了少数民族居住区的饮用水品质,并将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合作,在南疆开展安全高品质饮用水的示范推广点。

到50团“访惠聚”住村点考察并解决饮用水问题

 “南疆需要工程科技”

解决工程重大技术难题,是团队学科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体现。基于南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解决基本建设工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王建江老师带领相关建设企业,挖掘科技潜力,研究新技术和新工艺,获得新疆自治区级工法5项等。

 “师生为友, 相会南疆”

王建江老师在援疆日记中曾写道:“与其说塔大弟子,不如说我儿女。融入塔大,置身大漠,面向南疆,把握主流,感慨南疆景,感悟塔大情,钟情塔大三尺讲台,纵情南疆万里戈壁,成为自己的一种新处世情怀、一股油然而生的动力、一股顿然而来的热情”。

师生为友颁奖仪式

与受资助的学生合影

在即将离开塔里木大学之际,王建江老师用自己的薪资设立“师生为友”奖学金,资助生活困难、品优勤学的少数民族学子,鼓励他们勤学向上,积极倡导并促进民族团结。王建江老师践行了一名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为服务并建设新疆更美好的明天作出努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