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2日,随着第四届浙江大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2018年城乡遗产保护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 成果汇报及结业式在紫金港校区月牙楼112室的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顺利闭幕。
暑期学校简介
本次暑期学校从全球报名者中遴选了40位高校硕博生,其中23位来自海外十余所著名高校,被誉为“日本城乡再造泰斗”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原副会长、日本ICOMOS现任会长和东京大学原副校长西村幸夫教授担任特邀教师,指导老师由NISHIMURA Yukio教授(日本)、沈杰教授(浙江大学)、NAKAJIMA Naoto副教授(日本东京大学)、NAGANO Masayoshi助理教授(日本东京大学)、Pornsan VICHIENPRADIT讲师(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李光涵主任(美国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傅舒兰副教授(浙江大学)以及王嘉琪讲师(浙江大学)等担任。
暑期学校围绕“向场所学习”主题,以萧山区西兴老街作为设计对象,通过讲座授课、田野调查、分组讨论、设计提案、指导评优等多样化形式展开。国内外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搭为五个小组分别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回顾
本次暑期学校以“向场所学习”为题,教学过程主要由专题讲座和田野工作组成。
专题讲座
特邀教师西村幸夫教授在暑期学校中作了三次讲座。8月6日上午10时,教授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出发,以日本的飛騨古川的社区营造为例,讲述了市民团体和普通居民在推动社区营造、推进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下午3时,西村幸夫教授于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楼会议室开展了题为“Learning From Place”主题讲座,以日本爱知县犬山市 、岐阜县高山市等小城镇为案例,讲述了当地居民如何通过社区营造使得传统街区重生的故事。10日下午8时,西村幸夫教授以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切入点就场所的价值进行了主题讲座。
此外,李光涵博士、中岛直人副教授和Pornsan讲师也在暑期学校中作了精彩的讲座。李光涵博士以“Rural Settlement as Heritage”为题分享了自己主导的位于贵州大利侗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改造项目,强调了保留民族文化与地方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日本东京大学中岛直人副教授就“A Talk About ‘Story’ in Place-making”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场所营造中的故事要素,谁是讲述场所故事的主角以及如何将场所的文化要素实体化。泰国朱拉隆功大学Pornsan讲师以与水共居为主题,通过泰国水上市场变迁讲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田野活动与工作坊
7日与8日,暑期学校成员到达西兴老街进行场地调研。西兴老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杭州市挂牌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西兴因其所在位置的重要性,曾是古钱塘江边的军事重镇、浙东入境首驿、浙东水运货物的重要集散地。现街区内有仍留存有多处历史遗存,包括古海塘堤、古桥、古井、古建筑基址等。目前除整治沿河立面外,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老街内仍有大量居民日常居住和生活。
7日上午,暑期学校师生们在街道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兴老街历史展览馆,了解西兴的历史演变和深厚文化底蕴。
7日下午,各小组根据成员专业背景的构成,利用口述访谈、地图记录、建筑测量、数据采集、节点深入调研等方法,获得西兴老街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资料整理与小组讨论得出问题,从不同切入点提出设计方案与解决思路。10日上午,各小组成员在月牙楼112室进行了小组中期汇报,出席的评委老师除了教师团成员外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董一平副教授。在中期汇报中,教师团成员与评委针对每一个小组都进行了针对性评价并提出完善意见。各小组根据中期反馈,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成果。
成果汇报与结业式
成果汇报与闭幕式由西村幸夫教授主持。各小组对西兴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案,五组同学分别以“可持续广域社区(Sustainable Greater Neighborhood)”(指导老师:中岛直人)、 “再生运河生活计划(Renascent Canal Life)” (指导老师:王嘉琪)、“古往未来—畅想西兴未来设计(Future of the Past)” (指导老师:永野真义)、“通古今脉络,连内外东西(Connection)” (指导老师:傅舒兰)以及“为历史街区改造提供最小干预的可能性(Understanding of Place and Its Identity)” (指导老师:Pornsan)为题进行了成果展示。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和汇报方式赢得了现场评委和同学的热烈掌声。
西村幸夫教授主持了最终讲评环节,出席最终点评的还有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夏铸九、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何建清、北京林业大学徐桐讲师以及全体教师团成员等。
夏铸九教授对成果汇报进行了总结评论, 他肯定了同学们在基础资料调研中做出的努力,但是也对同学们提出了三方面的告诫。他告诉同学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规划设计中的角色定位,警惕资本商业化,以及对如何阐释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了意见。
随后进行了投票环节。经过教师团成员讨论,本次暑期学校终期答辩共设两个奖项。最具人气奖由暑期学校同学们投票选出。一等奖由西村幸夫教授以及特邀评委夏铸九教授、何建清副秘书长、徐桐讲师投票得出。
西村幸夫教授宣布了最具人气奖,获奖小组为第二小组,主题为“再生运河生活计划(Renascent Canal Life)“。夏铸九教授与何建清副秘书长进行了颁奖。
一等奖由西村幸夫教授宣布,获奖小组为第四小组,主题为“通古今脉络,连内外东西(Connection)”,西村幸夫教授为该小组进行了颁奖,在获奖理由中,他称赞该小组的设计方案整体且非常系统,有很强的逻辑性,前期调研丰富深入,并且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体现了实地调研的成果。
在结业式上,西村幸夫教授对整个暑期学校进行了总结,他肯定了同学们在暑期学校中的努力学习以及各小组的成果,并说暑期学校的结束是另一个开始,同学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将中国众多历史城镇与街区作为对象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最后,傅舒兰副教授代表暑期学校组织方,感谢了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规划系与建筑系、东京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兴街道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了来自各个国家和高校师生的参与,并宣布此次暑期学校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