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未来交通大会|建工学院本科生获“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创意作品征集优秀作品提名奖并在“2018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作展示

发布者:郭鹏越发布时间:2018-12-22浏览次数:1789

201812月,由共青团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委员会和全国高校交通运输类院(系)党委书记论坛组织委员会联合开展的“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创意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结果公布。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周钰烨、胡沾沾、赖晓燕、张戈元同学在我院智能交通研究所祁宏生老师指导下提交的文字题材类作品从来自29所高校提交的29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作品提名奖。浙江大学获得“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创意作品征集和展示优秀组织奖

本次征集和展示活动旨在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创新潜能,立于时代潮头,构想交通运输事业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发展的新图景,在建设交通强国新征程中注入青春活动,凝聚创新智慧,倡导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获奖同学合影

1222日上午,团队负责人周钰烨同学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18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中的“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主题论坛上对其团队作品无人驾驶时代自动人行道上下客接驳概念设计——以杭州火车东站方案设计进行了展示汇报,获得了专家的好评,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璟老师称该作品“既非常巧妙也非常接地气”。交通运输部和团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为获得优秀作品奖和优秀作品提名奖的35支团队进行颁奖,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杭州萧山区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为浙江大学等26所高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获奖团队领奖(右二为周钰烨同学)

优秀组织奖领奖(右四为建工团委郭鹏越老师)

获奖作品的设计出发点来自于团队成员在杭州火车东站的体验。作品从东站存在一定的小汽车接客拥堵现象问题出发,在2050年无人驾驶技术将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方案以车辆的不停留上下客为突破点,通过在火车站(以杭州东站为例)进出站点的人行道上设置传送带,控制无人驾驶汽车与传送带的等速运动,达到车辆的“无缝衔接式”上下客,从而提高车站周围的运输效率以及加强车站人流、车流的秩序性。

周钰烨同学做主题分享

获奖团队同学胡沾沾表示,问题来自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解决问题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有创新创意的头脑风暴,此次比赛我们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从小的节点入手富有新意而高效地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强化了我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收获颇丰。

2018年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于1221-23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1222日上午的“2050我心目中的交通强国”论坛是大会6个主题论坛之一。在其他主题论坛也有我院师生的身影。我院智能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土木系副系主任陈喜群老师在22日的“未来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作《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系统优化与仿真》主题演讲并主持部分议程。

陈喜群老师做主旨演讲

陈喜群老师与主题论坛嘉宾合影

此外,学院积极组织师生观摩本次大会,学院交通工程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部分老师、研究生以及部分2017级和2016级交通工程本科生也参加了本次大会。

(图/胡沾沾、网络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