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建筑设计教工党支部和本科生建筑第一党支部进行了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邀请了求是大讲堂设计者罗卿平老师,带领支部成员实地参观求是大讲堂并讲解设计理念。两个支部部分党员、团员参加了活动。
每一位求是人都有一份“求是”情怀,求是书院作为浙江大学的前身,是浙大百年历史的发端。求是书院文化元素建筑群坐落于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2017年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求是大讲堂是一组仿古建筑群,同学们都很好奇设计者为何要在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内采用这一建筑形式。罗老师解释道,设计最初是想采用新旧结合的形式,创造校园内一座独特的景观建筑。经过多方商讨和打磨,最终坚持了铭记求是校训、传承求是精神的理念,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同时,考虑到造价和结构安全,罗老师对许多构件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巨大的斗拱是混凝土浇灌外漆红漆,转角的石砖则做成角形,创造和古建筑一致的立面形象的同时节省用料。听了罗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一座建筑从设计到落地会经历许多的坎坷,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磨练技能,加强学习,也要善于沟通。罗老师就特别举例,由于建设时期和施工方理解上产生了一些偏差,导致建筑师特别定制的一些室内设计没有展现出预期的效果。
罗老师也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些设计过程中的趣事,譬如设计初期他曾为宾客接待厅设计了茶水间,却不曾设想到来宾领导们对于私密性的需求,最终茶水间被调整至接待厅外;或是在设计报告厅时,考虑到演讲者的安保问题取消了所有楼座。欢笑之余,同学们也各有感触,我们应当在专注于设计之余,开放眼界,多接触其他领域,做“业有所精”的通才,才能让自己的设计作品“接地气”。
一路上老师同学兴致高昂,讨论不断,尽管寒风瑟瑟,同学们的热情却丝毫不被影响。最终一行人转入求是大讲堂前厅,清晰的屋顶结构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尺度合理的梁柱结构,尽显古建筑的比例美。登上二层,从斗拱间望去,轻巧的重檐屋顶和远处的园林院落尽收眼底。
此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切实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党支部间的交流,也给支部成员之间创造了良好的对话交流机会,增强了我们党支部的凝聚力,同时活动内容紧密贴合同学的专业领域,让同学们收获良多。
图/文:宋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