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探访斑铜小店,感受非遗文化——赴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寒假社会实践团

发布者:刘永杰发布时间:2019-02-01浏览次数:369

今天,实践团成员们走访了一家经营斑铜的实体店,小店由非遗传承人康贵有先生经营,店铺不大,里面陈放这由康先生自家生产制作的斑铜精品,有各种动物肖像,樽,香炉之类的物件,还有会泽历史上著名的嘉靖通宝模型等许多斑铜工艺品,康先生热情的向成员们介绍了斑铜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一件斑铜产品从粗铜矿石的提纯,到一件精美的斑铜产品,其间要经过60余道工序,加上烧制,打造,钝化等过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铜,只有少部分铜能实现由矿石到斑铜的转化,同时这也早就了斑铜产品的高价位。康先生说到,普通民众看到说贵,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斑铜产品背后复杂的工序以及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产品背后的文化和工艺,他会说花这么多钱买斑铜干什么。这便是斑铜销售的困境。民众对斑铜文化了解甚少,自然不会去购买昂贵的斑铜产品。斑铜店的生意主要靠真正了解和热爱斑铜文化的人。

同时,小店运营着一家微信公众号,日常推送一些关于斑铜的知识,,从公众号内容,成员们可以看出康先生参加了许多非遗文博会展览,在挽救逐渐消亡的斑铜文化路上,康先生一直在努力。斑铜文化是会泽县特有的,目前从事斑铜生产的只有德康斑铜和张氏斑铜(实践团后续的走访目标),在斑铜文化日益消亡的大背景下,其他厂商因各种因素导致关门转行,只剩这两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斑铜价格只代表着一个高昂的数字,而它所凝结的是斑铜复杂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从一枚不起眼的矿粒到展台上华丽精致的斑铜产品的艰辛之旅,也是一代代斑铜人付出毕生心血的艰辛之旅。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