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团队成员到访了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旁的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以璀璨的文化地标身份,为中国大胆探索着剧院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
广州大剧院由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性、英籍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是她进入中国的处女作和成名作。队员们在大剧院外广场上从各个角度进行观赏,认为其外形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奇特的外形充满奇思妙想。
成员们了解到,广州大剧院被英国《卫报》撰文称赞是"继悉尼歌剧院后的又一个奇迹"。2014年,广州大剧院分别被《今日美国》和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世界最壮观剧院"。2016年10月,广州大剧院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全球最美音乐厅",并被意大利晚邮报列为改变中国的25个重大工程。
到达广州大剧院之前,小队成员仔细观察了附近建筑周边环境。大剧院位于新城轴线一侧,毗邻中国新的金融中心城市、CBD总部基地,与中央广场,滨江绿带共同形成文化艺术广场。
小队成员们在剧院地下一层与地面游览时,发现其建筑特点十分鲜明:没有一根垂直的柱子,没有一面垂直的墙,整体流线化。 “石头”的外观到处是扭曲倾斜的,“仅‘大石头’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这样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广州大剧院的钢结构难度超大。这样的项目在国内没有先例。为实现幕墙与屋顶的一体结构,呈现空间不规则折面组合形体,广州大剧院特立独行地采用“铸钢结构”,每一个钢件都分段铸造,再运回现场拼接,每一个节点从制造、安装,都要在空中准确三维定位。
团队成员在走访调查,查询资料中了解到,作为广州现代城市建筑的代表,该项目从2005年1月动工,至2010年4月竣工,历时5年3个月,历经项目工程队上百次的研讨交流,终于得以建成。该项目是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的表现之一。更是体现了中国建筑技术多年以来的进步与发展,在建造异形建筑过程中碰到的结构难题和诸多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同时,中外项目合作也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国建筑的形态和技术,正在不断前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