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建筑工程学院Go Global 2019年寒假英国伦敦城市更新4.0项目顺利举行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19-02-25浏览次数:966

2019127日至29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寒假英国伦敦城市更新4.0项目交流团赴英国伦敦开展访问交流活动,此次项目是学院Go Global国际视野拓展计划的第五期。交流团由各专业的14名本科生、1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组成,学院熊思尘老师带队。通过学术报告会、校园参观、实地案例讲解、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等活动,交流团加深了对英国伦敦高校建筑和规划学科的了解,同时对伦敦城市更新的构思和设想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把握。

以报告促交流

项目在学术报告中拉开帷幕,交流团成员第一天就在剑桥校园内聆听了三位在建筑领域颇有声誉的教授的学术报告,从Prof.Peter Tyler关于城市更新的经济展现,到Prof.Peter Studdert将奥林匹克公园作为案例分析,论述未来城市更新的发展和规划,再到Dr. Ying Jin从自身经历出发,从美国旧金山、英国伦敦的城市更新谈到中国当前的建筑发展。三位教授分别从经济政策、土地管理与环境规划、历史建筑保护以及街道空间的领域感等角度结合英国城市发展历史,规模现状与成功助力城市更新发展的案例,使团队成员对英国城市更新模式有了提纲挈领式的认识。

报告会上同时穿插了大量讨论与师生互动,不仅让成员对教授们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也拉近了讨论者彼此之间的距离,同专业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共享经验,不同专业的同学则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收获颇丰。

教授与交流团成员交流互动

以参观感文化

交流团成员同时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进行考察,观察记录其城市设计与丰富的历史文脉底蕴,感叹由土地制度及发展模式带来的独特性以及被传承下来的英国大学独特的空间特点。以牛津大学为例,作为英国最早的一批大学,它代表了英国最高的学术水平,在目前创新和知识驱动的时代中展现了独特的繁荣。交流团主要考察了学校的三个方面: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校园制度及文化。牛津大学采用了学院制的大学制度,在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大学与市民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展现出了一种片段化的、分布于市区各处的空间布局,每个学院更倾向于对外展示的封闭性,以及对内部空间营造的重视。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增进了在空间、建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从牛津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处了解了学校的申请技巧以及校园生活,使同学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奋斗方向。

 走访牛津大学校园

以调研促认知

交流团成员在伦敦城市更新4.0项目的案例考察部分中收获颇丰:cardinal place的旧建筑和街道布局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新旧建筑交替融合在一起,在新的时空中开启了美妙的对话;Barbican作为英国战后第一批重建项目,面对战后对快速建造的要求以及建材短缺的问题,采用了粗野主义的手法来协调多个矛盾。设计师充分吸收了现代建筑大师路易斯康以及柯布西耶的设计的手法和理念,结合经典的几何元素,将这个区域打造成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宁静空间,涵括了毕达哥拉斯式的几何语汇与古罗马的凝重体积,最终使这一项目成为了战后住宅区快速重建的经典案例。

成员们通过多日的调研活动,深刻认识到伦敦城市更新规划中“城市是用来收集记忆”的深意,即战后伦敦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风格都很好地保持着最初的样子,感受到了好的设计对于解决问题和改善交通与生活的切实作用,深入了解到城市更新的问题和现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成员们在进行调研活动

作为项目的总结展示,交流团成员们围绕国王十字火车站区域,从土地使用、公共空间、交通、景观体验、过渡空间和建筑立面等角度对城市更新和改造进行了一些分析思考和探索实践。英国的城市更新大多是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新建的部分与老建筑互相呼应,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和角色,让老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尊重历史,保存城市记忆这一理念是值得建筑规划的学子们去学习的。

漫步剑桥街头,遇见徐志摩的诗,恰是我们伦敦之行的总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回顾交流团在伦敦的学习和参观调研,可见伦敦是一座在保留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更新的城市,从规划到建筑设计等方面都保留着传统的因素。本次项目不仅在学术上推进了学生的国际交流,更在文化视野上带给了成员全新的体验。英国伦敦城市更新4.0项目的顺利举行加强了学院与英国伦敦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交流团成员的国际视野,对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大力推动建工学院双一流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图文 / 王思懿 周钰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