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刚刚,201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揭晓,我院两个项目荣获一等奖!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2197

514日,201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经初评(网络评审)、行业评审、综合评审和两次公示,共产生省科学技术奖项目299项。浙江大学今年收获颇丰,以第一单位获奖的项目中,一等奖有13项、二等奖20项。

其中,我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罗尧治教授牵头的“空间钢结构的试验与监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朱斌副院长牵头的“近岸岩土设施超重力试验与服役性能保障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双双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重视创新源头,基础研究更进一步 

 “空间钢结构的试验与监测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针对空间钢结构体型多变、体系新颖、节点形式多样、服役环境复杂等特点,历经二十余年研究与实践,通过在原理、装置、技术、平台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解决了目前空间钢结构试验与监测技术领域存在的一系列瓶颈与疑难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空间钢结构试验与监测技术水平,并在大型工程设施中广泛应用。主要创新点包括:(1)研制了国内外首创的大型空间钢结构节点全方位加载装置;(2)创建了空间钢结构体系创新的试验平台与成套技术;(3)开发了新一代空间分布式结构静动态特征传感技术;(4)研发了适用于大面域的低功耗智能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5)发展了空间钢结构风荷载实测、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三位一体的评测技术;(6)建立了国内首个空间钢结构物联网远程智能无线监测平台。

基础研究水平持续提高,效益显著

“近岸岩土设施超重力试验与服役性能保障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建成了国内领先的ZJU400超重力离心机,发明和研制了再现堆载、海洋潮汐、风浪循环荷载、船舶撞击、地震等极端海洋环境的系列超重力机载装置,解决了大空间尺度近岸岩土设施的长历时服役过程的模拟难题。利用超重力试验开展大量科学研究,成果在我国60多个沿海重大岩土工程项目中应用,覆盖39%海上风电场和85%大跨越海上输电塔。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7亿元,带动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3.95亿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