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建筑工程学院关于启动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者:刘永杰发布时间:2019-05-16浏览次数:2295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培养方针和“有理想、有境界、有品格、有才华”的内涵要求,发挥实践育人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研究生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决定组织开展2019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礼赞辉煌七十载 求真力行新时代

二、实践目的

鼓励研究生围绕学校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两边两路”战略布局总体要求,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奔赴海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增长智慧才干、提升全球竞争力。在服务奉献中涵养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践行责任担当。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塑造、提升政治素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高才。

三、实践内容和形式

1.基地型社会实践:以校院两级社会实践基地所设岗位和课题为依托,开展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包含挂职锻炼、科技服务和社会调研等。

2019年将在校级基地开设600余个基层挂职锻炼岗位,作为“弘毅”计划,选送研究生到地方政府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具有较强从事党政工作的意愿,并有意向去基层工作的研究生优先。

根据《浙江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浙大发研〔201561号)文件要求,学校将社会实践列入博士生培养的必修环节,所有2014级以后(含)的学术学位博士生(除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外),均须参加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求参加校院两级基地型社会实践。

2.“致远”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

详见【致远计划】关于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开展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的通知http://www.ccea.zju.edu.cn/2019/0513/c23233a1197075/page.htm

3.主题型社会实践:

详见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19共铸辉煌七十载青春奋进新时代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http://www.ccea.zju.edu.cn/2019/0510/c19125a1196677/page.htm

四、报名方式

(一)基地型社会实践、“弘毅”计划:

研究生登录“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选择“社会实践”界面(请使用统一身份认证账号登陆),根据提示进行报名,具体参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操作手册》(附件1)进行选岗操作。

(二)海外社会实践:

详见院网通知:【致远计划】关于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开展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的通知http://www.ccea.zju.edu.cn/2019/0513/c7969a1197075/page.htm

五、基地型实践时间进度及相关要求

1.申请选岗(5月):校级基地选岗时间为516-525日,后续开放轮数视情况而定;院级基地选岗时间为527-65日。请注意每名研究生只能申请一个岗位,岗位申请人数不受限制,一经定岗录用不可更改岗位,未入选者可申请其他岗位。

2.面试定岗(5月):校级基地面试定岗时间为527-531日;院级基地面试定岗时间为63-67日,面试由各基地指导老师自行组织。

3.行前培训(6月中旬):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研究生须参加行前培训。

4.团队组建(6月):以实践基地为单位确定学生队长,成立调研报告撰写小组(调研报告撰写人数不超过3人,团队根据人数规模分为若干组)。党员人数3人以上团队需设立临时党支部,确定党支部书记,建立通讯联络,开展党组织生活。

5.启动仪式(6月中下旬):学校将于6月中下旬举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6.开题报告(6月):实践开始前,研究生须在指导老师组织下进行开题答辩,并在系统中上传开题报告。

7.实践开始(7月):研究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分赴各实践基地进行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8.中期检查(7-8月):研究生须在系统上准时提交中期实践成果。实践中期,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指导老师将分赴各实践基地进行中期检查和指导工作,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在岗实践情况。

9.实践总结(8-9月):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并在系统提交下列材料:

1)社会实践考核表:设岗单位负责人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做出鉴定考核,由学生上传至系统;

2)个人总结和个人实践成果;

3)团队总结和调研报告:各实践团队须撰写一篇团队总结和若干篇调研报告;

4)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5)实践照片;

6)个人调研报告及其他成果材料。

10.评奖评优申报(9-10月)

1)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以实践团队为单位,评定等级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比例不超过合格人数的20%;评为优秀的研究生即为当年度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社会实践单项奖:各校级基地团队可推荐一人;院级基地团队社会实践单项奖纳入研究生单项奖学金评选范畴;

3)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校院两级基地各实践团队均可推荐,由研究生院、研工部协同公共政策研究院组织评选;

4)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根据实践团队申请情况,由研究生院、研工部协同各院系组织评选。

六、海外社会实践时间进度及相关要求

实践时间:20197-8月(总计4周左右)。具体内容请以后续通知为准。

七、主题型社会实践时间进度及相关要求

详见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关于组织开展2019共铸辉煌七十载青春奋进新时代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http://www.ccea.zju.edu.cn/2019/0510/c19125a1196677/page.htm

八、博士生必修环节其他注意事项

1.研究生参加“致远”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或“弘毅”计划,符合《浙江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浙大发研〔201561号)文件要求的,可认定为完成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

2.申请其他形式社会实践

申请其他形式社会实践的博士生,经本人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负责初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终审。

博士生登录社会实践系统(参照基地型社会实践登录方式),选择“其他形式社会实践”,申请时间参照院级基地型岗位报名时间,考核和总结参照基地实践要求,另每名博士生须撰写一篇调研报告。选择其他形式社会实践的博士生不具备评奖评优资格。注:选择参与其他形式的博士生只能以个人为单位参与实践,须认真填写申请表和实践单位接收证明,所在院系严格审核,明确接收单位责任人,落实实践期间实践教育和安全管理,研工部将加强过程管理及监督。

3.申请免修

符合社会实践免修条件的博士生,经本人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负责初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终审。符合以下免修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免修:

1)有1年(含)以上工龄的博士生和在职博士生;

2)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参加为期4周(含)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考核合格的;

3)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3个月(含)以上的;

4)在校期间按有关规定申请创业的;

5)经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认定,各院系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的其它情况。

博士生登录社会实践系统(参照基地型社会实践登录方式),选择“免修申请”,申请时间参照院级基地型岗位报名时间,按要求上传申请和证明资料,所在院系严格审核,研工部将加强对申请材料的把关和审核。

八、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研究生及指导老师必须购买保险

参与校级基地型实践的师生由党委研工部统一购买保险,参与院级基地型和其他形式社会实践的师生由相关院系统一购买保险,参加海外社会实践的师生由实践组织方统一购买保险。

九、温馨提醒

2019年社会实践必修博士生(是指将于2020年毕业且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2015级以后(含)的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具体以每位同学社会实践系统为准,请务必登录系统复核自己是否获得社会实践学分。请2019年社会实践必修博士生务必在2019年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并获得学分或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以免影响如期毕业。

十、联系人

不明事宜请根据社会实践类别联系相关老师咨询,具体如下:

【基地型、海外型社会实践】

 金老师,邮箱jinliqiao@zju.edu.cn,电话0571-88206426

尚老师邮箱james.shang@foxmail.com,电话18217099895

【主题型社会实践】

刘老师邮箱yongj_liu@zju.edu.cn电话:0571-88206426


附件1:社会实践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生.pdf

 

 

共青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委员会

201951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