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社会实践团成员出发前往思溪延村,在游览考察村落的同时,希望从中发现关于古建筑保护以及当地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并进行思考。
思溪延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始建于南宋庆元年间。几百年来,思溪延村人在江浙及湖广地区经商,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回归故里,买田置地、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村落内古建筑的“三雕”,即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田园风光与徽州古建完美融合。作为婺源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村落内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著名的书香门第聪听堂、极具代表性的微商古宅明训堂以及余庆堂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保留较为完整并且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但也存在年久失修无人问津的古建筑。
徽派老建筑多为木结构,极易漏雨、发潮,白蚁侵蚀也很严重,古建筑在功能上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再加上老百姓缺乏修缮的财力及保护意识,一些历史研究价值不高的古建筑往往十分破败,杂草丛生。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发现这样的建筑不在少数。这也让同学们开始思考,在开发存留的古建筑的旅游价值的同时,对需要修缮或者可以用于重建的其他古建筑也应该同样重视。
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思溪延村景点内有许多古建筑改造成的民宿,特别是在延村有几家相对高端的民宿。这些民宿外表上看与村落原有的古建筑没有差异,保留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与村落高度融合,这是当地关于古建筑改造转型的值得借鉴的例子。在不破坏原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对一些古建筑进行修复重建,将其改造为具有新式功能的建筑,如改造为民宿、餐厅、书屋等等,在赋予古建筑新的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种新型的古建筑保护模式。
当地的产业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外,旅游业的兴起也丰富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在推动传统农业的创新型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的同时,扶持推动旅游业带动下商业住宿业的发展,或许也能成为当地助推乡村振兴的选择之一。
午饭过后,实践团成员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彩虹桥。
彩虹桥位于清华镇,初建于宋朝,因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这是一座有顶的廊桥,可在雨天供行人歇脚。婺源有不少这样的廊桥,彩虹桥最为有名。桥长140米,桥面宽140米,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周围青山如黛,碧水澄澈。
彩虹桥是文化与生态、动与静、休闲与娱乐相结合的一个风景区。既有厚重的桥文化、历史古迹及古人留存的生产工具,又有生态较好的自然环境,是最具婺源特色的高品位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由于婺源旅游的成功,保护民间文化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彩虹桥曾经被洪水冲掉一个桥墩,当地群众自发捐资7万元,及时将廊桥修复。
思溪延村古建筑,彩虹桥上好风光。希望思溪延村和彩虹桥都能保留其特点,发扬其特色。
文/陆晨笑、张田歌、阮晨昕
图/陆晨笑
建筑工程学院赴江西上饶婺源心系国家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2019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