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溯源海丝起点,再睹千年风华 ——赴福建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者:陈可鉴发布时间:2019-07-21浏览次数:777


泉州,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为世界打造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典范。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得以保存和流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光彩。为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与价值,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成立赴福建泉州、厦门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泉州九日山、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及五店市传统街区等海丝研学景点,考察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再睹千年古城的今日风采!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交流的纽带。在古代,多个沿海城市拥有承担“吞吐”任务的港口。但能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非泉州莫属。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旧随处可见。实践团队成员寻访的第一站,便是有着“闽南源头,海丝起点”之称的九日山。据史料表明,泉州港兴于唐、盛于宋,在宋末元初到达顶峰,是当时公认的“东方第一大港”。然而,彼时仍受限于航海技术,远洋帆船须靠季风才能长距离往返。为祈求顺风和航海安全,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会在九日山举行隆重的祈风盛典,并留下石刻,敬祭海神通远王。如今,这些石刻已经成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佐证。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九日山则更是“起点中的起点”。

1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实践团队在九日山合影

九日山有着“山上无石不刻”的说法。九日山上共有石刻78方,其中最珍贵的当属祈风石刻,共有10方。这些石刻是泉州独有的、区别于其他港口城市的证据,展现了泉州源远流长的“海丝文化”。而山上最新的一方石刻,则是199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到九日山考察后,留下的一方记事石刻。这方用英文书写的石刻,意味着中国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得到了国际认证。

2 实践团成员参观石刻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包括经济贸易领域的往来,也存在人文文化领域的交流。为了对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历史有更详细直观的了解,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海交馆目前对外开放的两个展厅分别为“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与“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宗教石刻馆里陈列着宋元时期在泉州经商的外国侨民、传教者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记录着古泉州民族与宗教之间深度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充分彰显了泉州“海丝”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刺桐——古泉州的故事”展厅中陈列着大量独特的海外交通贸易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古泉州辉煌的海洋文化,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朽记忆。

3 实践团成员参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历史的变迁可以记录于石刻,发掘于文物,亦可在建筑中沉淀。泉州这座千年古城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依旧保留了一片充满历史记忆的街区。也正因为对于古建筑的喜爱,实践团队来到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寻找建筑中的“海丝”记忆。晋江五店市被称为“海丝”驿站,承载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代又一代践行者的珍贵记忆。街区内有庄氏家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涴然别墅等近百处历史风貌建筑,其历史年代横亘明、清、民国至现代,长达数百年。徜徉于街区小巷窥探着闽南地区数百年的变迁与发展,一部部厚重的“建筑之书”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倾佩!

4 实践团成员参观晋江五店市历史街区风貌

溯源“海丝”起点的泉州之旅,给实践团队成员带来巨大的震撼。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一段记忆;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故事;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一段历史。“海丝”文化是历史留给泉州的宝贵财富。而泉州作为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已经投入大量精力,保护传统文化,构建以“海丝”文化为重点的“泉州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的时代,行走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我们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泉州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的努力。


建筑工程学院赴福建泉州、厦门探寻“海上丝绸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

(撰稿:卓国栋、林倪冰,摄影:戴智妹、陈潇逸)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