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重温红岩峥嵘岁月,传承前人革命精神——建工学院一带一路社会实践团赴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参观学习

发布者:陈可鉴发布时间:2019-08-04浏览次数:827


2019725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辉煌七十载,奋进新时代”一带一路社会实践团赴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回顾革命岁月,缅怀革命精神。通过重温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实践团成员们领略到先烈坚持真理、不畏牺牲的红岩精神。

渣溶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逼死矿主,将此处改设为集中营。这里被国民党改造成为秘密监狱,用于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发源于此。

1共和国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塑像

1.阴暗牢狱渡童年,红心赤诚献革命——最小革命烈士小萝卜头

系着红领巾,托着脑袋的小萝卜头塑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原名宋振中的小萝卜头随着父母一同被捕入狱。因为监狱令人堪忧的伙食和住宿环境,他营养不良,身小头大,“小萝卜头”的外号由此而来。尽管年龄很小,小振中却在狱中肩负起革命者的重任,他在门口放哨,并往返于各个牢房,传递机密信息和情报。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小萝卜头被国民党残忍地迫害。作为最小的革命烈士,他的名字值得被后人铭记。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在小萝卜头这个岁数的时候,基本都享受着优渥的物质生活,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可以自由地玩耍。这些对于小萝卜头而言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常年身陷囹圄的他连读书都成为奢求——经过父母的不懈斗争才换来在监狱中学习的机会。然而,当代很多年轻人只知索取,不讲奉献,被外界贴上“不思进取”、“精神颓丧”的标签,这鲜明的反差值得我们反思。看着革命小烈士的塑像,我心怀崇敬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惭愧。

2实践队员重温入党誓词

2.将身许国动容世人,不忘初心重温誓词——在特别的国旗面前重温入党誓词

白公馆距离渣滓洞不远,杨虎城将军在这里牺牲,烈士遗书“狱中八条”浸满革命精神。看守室有一面手工缝制的国旗,草纸做五星,被面做红旗,其作者是罗广斌和丁地平、陈然、刘国鋕等人。他们准备待重庆解放之时就高举国旗,迎接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然而11.27”大屠杀让一切希望成为泡影。最终,罗广斌成为唯一脱险的一位,他写下轰动世人的《红岩》小说,让红岩精神为世人传颂。在这一特别的红旗面前,实践团队中的4名党员在建工学院团委副书记金立乔老师的带领下庄严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

宣读入党誓词时,看着这制作简单却格外鲜艳的国旗,实践团队成员们内心深处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喷薄而出:革命先辈将身许国的事迹犹历历在目,动容世人,才换来如今的和平盛世;作为年轻一辈的党员,在重温誓词的同时理当不忘初心,接过先辈的历史交接棒,承担时代使命,为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3实践团队瞻仰革命先烈

3.民族脊梁勇担大任,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什么是民族脊梁?罗世文、江姐等大义凌然的革命先烈这样回答:将生命奉献给无产阶级事业,奉献给伟大祖国。什么是民族精神?袁隆平、屠呦呦等锲而不舍的科学家这样回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通过本次红色寻访,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正是凭借勇担大任的民族脊梁和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历经漫长的战乱历史却始终能凝聚成一个整体。步入21世纪,这民族精神仍时刻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使得实践团队成员对自身多了一些反省。不能够仅满足于完成学校里学业和科研任务,而无更高远的志向;不能够经常松懈自己,安于现状,只顾一时玩乐。在遥远的西南成渝地区,有一群革命前辈,他们是真正令人敬仰的党员模范,是大家的学习楷模。作为双一流高校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我们理当响应时代号召,学好专业知识,发挥职业所长,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实践团队在渣滓洞前的合影

建工学院“一带一路”赴成渝社会实践团

(撰稿:宋宇峰,摄影:杨汉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