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动态

道技相融,贵在用心——建工学院举办浙江省青教赛特等奖获得者尤云弟老师参赛经验分享会

发布者:陈哲发布时间:2020-10-21浏览次数:45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教师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教学竞赛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参赛教师利用竞赛平台,进行广泛的展示、观摩、交流和相互学习,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开展教师教学竞赛作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列入其教师培养培训计划,以赛促教,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竞赛也是培育名师、发现名师和推介名师的重要渠道。教师教学竞赛同时也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全面展示和检阅。

    建工学院一直重视教学,并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学院的青年教师们争先鼓勇,溯游而上,积极参加青教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青年教师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建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了一系列沙龙活动。



    20201019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经验分享会在安中大楼建工之家顺利举办。本次分享会由建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建工学院工会联合举办,特邀请了获得去年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思政组特等奖的尤云弟老师分享省赛参赛体会。

    分享会由建工学院教育教学办公室陈哲老师主持。


    尤云弟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和竞赛技巧四个维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心得。尤老师指出,教师在课前要发自内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各个环节自然衔接、环环相扣;课后要主动复盘,并通过多次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尤老师建议,青年教师要多多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趁早做好赛前准备,相对于最终结果而言,更重要的是准备和参与比赛的过程,在参赛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也为教学教改积累宝贵的经验,最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尤老师介绍,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照全国赛的标准和要求,面向全省各类高等院校40岁以下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共设立文科、理科、工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四个组别,竞赛内容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对参赛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并结合教师的仪表、语言、板书进行综合评分。本次大赛共推选4个组别各30名,共计120名选手进入省级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每个组别产生特等奖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尤云弟老师获得思政组特等奖。


 

  尤老师非常感谢2019年本科生院与校工会计划周密、组织到位的多伦试讲和名师点评,教学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老师说,参加这次浙江省高校青教赛,最后的那张荣誉证书是其一目标,实际上有个自己的“私心”,是想参加学校计划周密的一轮轮试讲和名师培训,真正学到一名值得学生喜欢的大学老师应该如何站好讲台。“博士毕业后入职,没有人培训老师们如何上课。本科师范专业出身的我,或许比其他同事多一些基本的教学技巧,但这远远应付不了浙大的学生。”带着这样的“私心”,尤老师通过学院选拔赛,受惠于本科生院和工会组织的四轮试讲和竞赛培训,历时半年之久。老师们关怀备至,尤老师倍感温暖。这半年受益匪浅,非常值得。现在,尤老师变得更加敬畏教学,更切身体会到教学是一门艺术。

    尤老师说,真正的好课,一定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有效碰撞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它不仅需要精湛的教学技艺,它更需要激情与活力。试想一位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怎么可能用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呢?

    针对基于历史的大学生思政课,尤老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要使用独特的教学环节设计和丰富的历史档案内容将自身融入历史、融入课堂、融入学生,沉浸内心,带领着学生在思考中廓清追求的方向,点亮思政教育主题,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的导入要精彩而典型,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切忌冗长。要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设计就要有层次性,有梯度,有节奏。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大脑,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保持很好的精神状态。

    教师的语言要起伏和激情,要能用自己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要调整教学节奏。如果一直讲授枯燥的理论,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发困、发呆等情况就会出现。所以要偶尔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一些颇具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课堂的互动讨论和小组讨论问题,要经过教师的精选。好的课堂一定要有好的问题来推进和引导。教师能走入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讨论,俯下身来指导观察和聆听学生讨论的情况。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具有衔接性,与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链接。

    课堂的教学手段方法,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要注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视频与音频、“互联网+”的多种教学手段、立方书APP等的有效应用能有助于学生们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也有助于教师讲解深奥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拉近与学生距离。当然,要上好一堂课,课前准备与课后“复盘”必不可少。

    这次讲课比赛后,尤老师一下子收获了那份久违的自信心。虽说自己是年轻人,但是绝对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压力,也应该看成动力。只有勇敢地迎上去,才可以让自己的头抬起来。

             


    本次分享会旨在搭建教学交流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具体实用的参赛经验,激发更多的青年教师参加到教学竞赛中,在比赛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思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的教师就如何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怎样把握教学节奏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口语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来自建工学院的三十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分享会,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教师们仍觉意犹未尽,继续与尤老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在近三小时的研讨中,参会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气氛轻松活跃。

    青年教师是推动本科教学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关系着院系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通过本次教师沙龙,青年老师们都表示获益良多,将以此为契机,努力钻研教学技法,提升教学技能,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教学水平卓越的优秀教师。

    授业有道,贵在用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基础性指标。青教赛是青年教师释放才华和激情的舞台,打磨自身教育水平的磨刀石。建工学院也将以青教赛为抓手,进一步健全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完善优秀青年教师骨干培养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在青年教师队伍中树立强基固本、注重教学的正确导向,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站好三尺讲台,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支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要不忘初心,继续学习,锤炼教学基本功,努力做到有教无类、爱生如子;要坚守匠心继续努力,以匠心修身修德,以匠才教人育人,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

    建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秉承“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己任,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导服务职能,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建工学院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做出应有贡献。今后,建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建工学院工会也将进一步开展教师发展系列活动,为学院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建工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建工学院工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