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建工师生这么干!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21-03-12浏览次数:11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任务安排,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建工师生团队聚焦乡村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整合多专业优势资源,拓展浙江“三地一窗口”特色内涵,做深入推进乡建事业的全国领跑者。

 


在这些乡村振兴的队伍中,王竹教授领衔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详见后文介绍),深耕乡建领域理论研究与创新二十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长三角地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造体系研究”,面上项目“长江三角洲城镇基本住居单位可持续发展适宜性模式研究”、三生系统视角下渔村聚落空间解析与分类营建策略基于村民主体视角下的江浙地区乡村建造模式研究;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课题:村镇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长三角地区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模式与技术策略基于资源-需求模型的村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模式研究”、“村镇社区既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整合路径与改造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等。

完成了100多个乡村调研与规划设计,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80余篇,出版《长江三角洲地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研究》、《乡村》丛书、《浙江传统建筑特征与传承》等著作,曾获联合国人居环境署的世界人居奖(World Habitat Award)、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的华人住宅与住居设计大奖,为乡村建设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准助农,用“小美”传递“大爱”

2012年,从余杭仓前镇村民张德兴的四亩地开始,由王竹教授领衔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发起了适合中国小农户发展的“精准助农”实验,成功走出一条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根基,以小农户务农增收、保障城市居民食品安全需求为双导向,旨在帮助市民与农友之间实现“点对点”精准产销对接,以“小型农业+质型导向”为核心的小美农业模式。用一种小规模、良性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和合作机制,与传统“规模农业”形成有益互补。

“小美农业”理念


小美农业A模式

 

在“小美”团队中有建筑学教授,有经济学教授,有农业科技教授,也有致力于城市食品安全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生等等。他们深入乡村,架起连接城乡的桥梁,为逐渐老去的乡土中国,带去更多的可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食品更安全,让农民更富裕,让乡村更有活力。

小美农业B模式

在发起人王竹教授眼中,乡村振兴如果没有“人”,再精致的乡村建筑设计,也就没有了存续的意义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农民的生存现状?他的答案是:产业+人居。找到最良性的细胞,构建起乡村复兴、城市社区农业、乃至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生态系统——这也正是“小美合作社”诞生的初衷。而每一个老张、小张,都很有可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改变农业生产、乃至乡村内生力的面貌


如今,小美合作社不仅是集农产品开发、标准化制定、品牌打造、农旅服务为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更是专注于小而美路线的助农公益服务平台。通过精准助农创业实践,已服务13个省市的30多个乡村基地,让消费者获得自然、健康的高品质产品,让农人获得 80%的返利,保持自然农品的生产。团队成员为四川青川县、陕西镇坪县、江西贵溪县等 500 多位党政干部做“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准助农与乡村振兴”培训。创始人之一、建筑学博士毕业生钱振澜获“2017年中国杰出新农人奖”。《小美合作社—打造精准助农“最后一公里”》项目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

与此同时,小美也在积极与学校农业科研成果相结合,联合高校定点帮扶对象作为成果转化试点地区,助力乡村精准扶贫政策,推动高校“产研学一体化”建设。目前,已经与云南景东、浙江武义、陕西安康等贫困地区或革命地区达成合作意向。同时,联动浙江省政府,华润、万科、顺丰等大型企业开展整合型“乡村振兴”创新模式。


“小美”始终坚信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坚持“振兴乡村、服务城镇”的核心理念,将“小美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用“小美”传递“大爱”,建立小美全国性精准助农公益品牌,共同开创中国三农新时代。

 

从“建造”走向“营建”,混沌状态下的清晰思考

在乡村振兴逐渐演变为一种“潮流”趋势的当下,大小资本、各路精英、建筑师们纷沓而至。一些传统形态的恢复、地方风貌的打造、乡土民俗的再现、传统技艺的延续等等,尽管都在客观上表达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然而这些看上去最“接地气”的建设结果,却有可能成为一场宏大的运动或个人意图的自我表现,使得乡村建设忽视了对乡村振兴“真实”的关注。

乡村振兴到底要怎么做,“乡建真实”的解读应该是什么。王竹教授及其团队有着一番深刻的解读与诠释,这也是支撑“小美农业”模式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

王竹教授认为,对于乡村振兴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特别是在混沌状态当中,需要建立清晰的思考方式与认知框架。任何一个“乡村”都应该是真实地建立在这一空间形式所赖以存在的地域特征和生活状态之上的。需要明晰地回答:乡建是为谁做?应该是什么?我们怎么做?

在王竹教授看来,乡村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是产业形态、社会形态、空间形态、文化形态的“异质同构”,涉及到地理区位、自然生态、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时间阶段、类型差异等多方面,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自然原生的乡村聚落是经由居住者的自组织机制下建造生成的,所采取的策略往往体现出与邻里、环境的友好与趋同。建造者基于个体微观而局部的视角来观察基地环境特征,并结合具体的自我需求进行建造,合理应对地区的气候、地貌与材料。在这样的驱动下,村落中的建筑相互之间在局部形态的关系上普遍形成了小微环境秩序的随机差异,局部空间呈现出非均质性与紊乱化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延续,乡村的空间结构逐渐稳定,汇集到村落整体层面上,其肌理则呈现出因个体秩序微差而在整体上造就了某种柔韧而自然的有机性与丰富性。这就是对传统乡村演进与发展建立起来的“认知框架”,也是“乡建真实”的关键:顺应自然的限定,是一切乡建行为与营建活动的出发点,村民作为乡村营建的主体,其结果应是“人地共生”规划师、建筑师在介入过程中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体现地域资源与经济技术,利用当地资源作为营建材料、建造技艺、用能模式等,进而形成营建法则与程序,构成对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资源状况的积极回应。

粤北客家围村空间形态与肌理

粤北客家围村老屋功能更新设计

粤北客家围村横街生活空间体系

粤北客家围村纵巷生活微循环系统

 

        在粤北客家围村式聚落更新中,尊重宗祠风水文化与产居相互依托的空间格局原型,并融入农民产业发展与活态生活的价值认异需求,为横街植入生活空间体系,为纵巷营建生活微循环系统,为老屋置入公共活动功能。传统空间格局传承与新的功能形式引入共同激发聚落活力。

        在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体系中,以绿色窑居微气候营建为导向,提出调节窑居室内环境参数的被动式设计对策体系,为黄图高原的人居环境营建提供适宜的形态组合模板,制定了绿色窑居的门窗、屋顶、墙面、地面等建筑气候界面的低技高效的空间模型。

        在安吉景坞村的月亮湾环境设施及废弃小学改造中,项目选用了当地的毛石、竹材与混凝土等作为主要材料,以“低技+集成”方式整合了特朗勃墙、烟囱拔风效应、双层复合墙体、遮阳构建等一系列低陈本、高效能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应对江南地区夏热冬冷潮湿气候。(该项目获住建部城乡建设部第一批田园建筑一等优秀作品奖)

 

在这个认知框架下,怎样建立并培育乡村振兴的动力系统,盘活存量,应该是分类型、分层次、多元化的。这里面则包括了内生需求系统和外力作用系统两方面。内生需求包含了新的产业体系、新的建设主体、新的利益机制、新的治理模式等;外力作用指新的农业科技、新的金融体系、新的服务平台、新乡土文化和新的乡村风貌。如果能使内外合一的同时,融合本土智慧、先进理念、真实需求的创新思维,利用科技、专业和技能去助力“乡村价值的新发展和再创造”,把战略和战术结合起来,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最终达到“再造本土”的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真实下的“经营与永居”,才能真正把握乡村的本真。


乡建育人,引导学生对乡建本质的解读与认知

在王竹教授二十余年的乡村研究过程中,一直以乡建的研究与实践为明确目标,其中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要弄清楚乡村的人地关联,他经常会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村落,让学生对乡村中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等特定条件下塑造出来的“乡建”本真得到准确认知。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着重团队横向协作精神和纵向深入能力,不断拓展范围,完善理论,进行“接力棒式”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多依托于纵向课题和实际项目,这种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注重“乡建”领域的发展前沿与整体综合知识的建构,把握融贯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强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使得近些年来,团队中毕业后进入高校的博士中,有90%的人获得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代表的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并都已投入到乡建的主战场。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建工师生必将在这个历史新起点中,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要求,加强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提供技术支持。2011年成立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中心”整合了相关专业领域的优势创新力量,长期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将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视野。

“中心”注重在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攻关中的合作与沟通,积极促进多学科交叉与协作,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从而使每个成员的综合能力和视野得到全面拓展;建立了实用、高效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评价机制,并与国家和地区的重大科研计划、人才培养实现对接,努力造就一批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批奋发向上、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青年科技英才。建立一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领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力争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心”按照国家和地方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的战略需求与发展目标,整体部署、统筹规划、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强化村镇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科技能力建设,开展重大科技工程和应用示范。

 

【参考文献】

1.      王竹、傅嘉言、钱振澜、徐丹华、郑媛,走近“乡建真实”从建造本体走向营建本体[J].时代建筑,20192):6-13

2.      肖大威,陈晨,耿虹,蔡穗虹,王竹,陆琦.乡村振兴学术笔谈 [J].南方建筑,20202):56-61.

3.      “城乡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学术笔谈会[J]. 城市规划学刊,20175):5-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