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2021年建筑工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总结会暨经验交流会在安中大楼A216顺利举行。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王家利老师、计算机学院团委副书记费禹涵老师和建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徐小劲龙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大会由建工青志干事李朝杨主持。
此次大会共有25支队伍参与答辩,数量为近两年之最,可见同学们对于社会实践的热情高涨。三位老师认真倾听各队伍代表们的总结和分享,并给予了中肯的点评与指导。
实践团队紧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百年辉煌”为主题,围绕“追寻红色记忆,献礼建党百年” “投身公益实践,服务社会建设” “发掘家乡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聚焦农村扶贫,深入基层建设”等四大专项活动展开实践活动,前往浙江、湖南、河南、广西、新疆、澳门等十余个省市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赴杭州市拱墅区“无止桥社区更新”寒假社会实践团围绕“深入居民,共商设计”的主题,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为两处新老社区分别进行设计改造,在与社区居民深入交流、调研的基础上,历经多次设计讨论,反复修改打磨,产出多幅效果图、多个模型等,与社区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在专业实践之中精进能力、锻炼自我、服务社会。
赴浙江宁波各区县“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百年辉煌”寒假社会实践团结合城市建筑、人物事迹、民俗文化三线,进行实践调研,从宁波明州天一阁、老外滩、海上丝绸之路窥见家乡文化历史印痕,从宁波帮、屠呦呦讲述家乡的育人与反哺的故事,从十里红妆、奉化布龙与溪口千层饼记录文化传承,产出近十篇推文并制作成宣传册,在对家乡文化的建设与思考中写入自己的注脚。
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发掘和传承家乡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寒假社会实践团在安吉溪龙探访炒茶工艺背后的白茶文化,在安吉彰吴探访扇文化,在厦门探访歌仔戏文化,就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产出调研报告和宣传视频,在与护林造林党员工程师黄老的交流过程中感受到党员一丝不苟的履职尽责与务实踏实的工匠精神。
赴多省多地寒假社会实践团以“投身公益实践,服务社会建设”为目标,投入到了各自家乡的抗疫志愿活动中。团队成员采取“线下开展,线上交流”的形式,在认真完成志愿工作的同时发现与探讨解决志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赴成都等各成员所在市县“追寻红色记忆,献礼建党百年”主题社会实践团立足江南红巷,发掘小营巷“爱国卫生运动”中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在考察成都、温州、杭州各地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后利用微信、微博宣传推广各地红色纪念馆,采访任职于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中国共产党老党员追寻红色记忆并制成视频发布,让更多人在奋进中传播党员故事和党员精神。
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探寻壮族文化寒假社会实践团以壮族文化追寻为基点,调研历史深入发掘霞客文化,通过考察岭南状元村和将民族文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鼓鸣寨,对壮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把文献与实践相结合,体会民族节日、山歌与民族服饰之中的文化魅力。
赴浙江宁波市宁海县“运镜为墨,绘缑城风土”寒假社会实践团以拍摄宣传片的新颖形式,将镜头对准家乡,前往宁海县前童古镇、岙胡村古戏台与城隍庙、十里红妆文化园、潘天寿故居等六地选景采风,为宁海县的风土人情制作宣传视频,并与当地文化宣传部门联系推广了此次视频成果,在微博上发布的相关采风活动获得官方支持,并与专业传媒行业人士交流意见,挖掘身边的民俗文化并运用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创新式地宣传推广。
赴绍兴市上虞区“探寻青瓷文化”寒假社会实践团以青瓷为线索,在开展周边调研了解到家乡人对青瓷并不如预期般熟悉后,选择到访青瓷博物馆追根溯源,来到现代陶艺中心亲自体验拉坯过程,近距离接触制瓷过程,并开展“青瓷有你”线上分享会向大众传播青瓷文化的熠熠闪光点,很好地激发了大众对青瓷文化的热情。
2021年寒假,虽受疫情影响,但学院百余名学生热情不减,积极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探访家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展现了建工学子的责任与担当。相信建工学子将继续以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燃烧青春之火,继续砥砺奋斗,在时代的热土上建功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