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第1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21-09-29浏览次数:1062


众所周知,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公里,6500多个岛屿,岛屿岸线长14247公里,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公里,横跨22个纬度带。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2019 年我国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219月,交通运输部在发布的“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出的意见中,再次指出: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着力突破交通运输“卡脖子”技术难题,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在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中,将《攻克海底悬浮隧道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等作为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列入目前的行动计划。

为了应对复杂的海洋工程环境及跨近海深水桥隧工程的技术难题和挑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由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浙江大学工学部、建工学院主办、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和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悬浮隧道研究中心承办、浙江交投集团、浙江交工集团、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筑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1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21925-26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还列入了“浙江大学工学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尽管会议举办过程中,受到国内“新冠疫情”零星散发及波及的影响,但还是有来自全国100多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工程界的代表和高校的教师、研究生等齐聚浙江大学紫金港,针对跨近海深水桥隧工程及悬浮隧道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线下大会报告及平行的分组交流和讨论,同时线上有4600多位同行收看了大会的直播报告。

1 1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嘉宾及参会代表合影 

2 会议现场(会议得到了浙江大学工学部的支持)

会议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建筑工程学院悬浮隧道中心副主任段元锋教授主持开幕式,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斌教授代表浙江大学工学部和建筑工程学院到会致辞,他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同行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方明山教高和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秘书长朱国锋教授分别代表交通行业专家和会议承办方致辞。

3 段元锋教授主持开幕式

4 朱斌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

 

     图5 方明山教高代表交通行业专家致辞     6  朱国锋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

本次学术会议针对土木建筑跨海洋工程的重点方向和热点,主要包括:1)海洋环境场地特征描述和建模;2)波、流与结构耦合振动的分析理论;3)近海桥隧工程基础和结构设计;4)海工结构极端荷载(地震、爆炸、碰撞)下的机理及分析方法;5)近海桥隧工程基础和结构的性能及分析;6)近海桥隧深基础施工方法;7)悬浮隧道的分析理论、安全设计方法及结构优化;8)近海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防腐(包括海洋生物腐蚀等)、寿命的评估及预测分析;9)近海桥隧工程的试验研究方法;10)跨深水交通基础的设计标准、风险和可靠性;11)近海桥隧工程的智能制造及监测控制;12)极端事件荷载下合理的逃生和救援等相关主题展开专家报告和分组交流讨论。

会议邀请了13位在跨海桥隧工程和海洋工程相关领域有专门研究和特殊贡献的学者专家等在大会上报告。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祝兵教授作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风浪流联合作用下斜拉桥动力响应研究”的报告;同济大学袁勇教授作了“海底沉管隧道抗震研究”的报告;浙江大学桥隧工程教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悬浮隧道研究中心主任项贻强博士作了“悬浮隧道移动荷载下振动响应的分析理论研究及进展”的报告;浙江交投集团副总工、方明山教高作了“来自海洋环境的工程挑战”的报告;哈尔滨工业大学郭安薪教授,因受疫情波及不能来到杭州大会现场,在线上作了“近海桥梁的风浪联合作用及其模型试验”的报告;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陈上有教高,因其他工作原因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线上作了“跨海特大型桥梁风--流耦合作用研究”的报告。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宋超业教高作了“我国盾构隧道技术进步及琼州海峡通道隧道方案研究”的报告;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武可爽教高作了“跨海桥梁工业化建造探索”的报告,浙江大学段元锋教授作了“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悬浮隧道混合模拟研究”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陈健云教授也在线上应邀作了“水下悬浮隧道在极端灾害下的动力响应与应对措施研究”的报告;东南大学熊文教授作了“基于双向耦合数据交互的桥梁水毁仿真”的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程斌教授作了“深水浮式桥梁研究与应用进展”的报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赵西增教授作了“巨浪砰击多相流精细化模型及发展”的报告。上述报告各有特色,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跨近海深水桥隧工程及悬浮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充分体现了这一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和复杂性。

7 祝兵教授作大会报告

8 袁勇教授作大会报告

9 项贻强教授作大会报告

10 方明山教高作大会报告、接受组委会证书并与主持人合影

11 郭安薪教授线上作大会报告

12 武可爽教高作大会报告

大会还同时收到交流论文45篇(并编成了电子版摘要文集),在大会交流的同时,与会代表还就“悬浮隧道的理论研究及工程设计”、“跨海桥隧结构--流耦合作用及水动力性能”、“新型材料在跨海桥梁结构中的应用”、“图像识别方法及在跨海桥隧工程中建造与监测中的应用”、“跨海桥隧工程的地震响应”、“浮桥结构的动力响应”、“海上桥梁结构的波浪-风耦合效应”等分成四个平行的组进行专题交流和讨论,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忠先生专程来杭州参加会议并听取相关的学术报告和讨论。

13 分会场报告热烈开展

14 赠送锦旗仪式

为表达浙江交工集团对本次会议的特别支持和感谢,由会议主办方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承办方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锦旗上绣有“不忘交通强国初心、共谱科技创新华章”16个大字,并由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峥嵘代表浙大建工学院及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常务副会长项贻强教授、秘书长朱国峰教授代表协会向浙江交工集团赠送锦旗,浙江交工集团总工程师武可爽教高代表交工集团接受锦旗、并表示感谢。期间三方合影留念,并祝会议取得成功、祝浙江大学建工学院与浙江交工集团股份在未来的科技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大会在经过2天的大会报告及分组交流后,由本届会议主席浙江大学项贻强教授宣布会议闭幕,并对线下线上各位报告人精心准备的精彩纷呈报告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向会议服务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会议无疑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在跨近海深水桥隧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及工程应用,同时将有力促进理论研究和工程建造及应用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将成为土木工程与海洋学科交叉的有特色系列学术会议和交流平台。

16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项贻强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讲话

经会议首届主要发起和承办方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及会议组委会主要成员的商定,将在明年适当的时候由西南交通大学桥梁系在成都主办“2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2023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尔滨主办“第3届近海深水桥隧工程设计与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西南交通大学桥梁系祝兵教授在会议最后作了3分钟的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建设和成都美食的展示,邀请全国有关工程设计、施工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工程师和研究生们2022相聚成都!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海上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理论与技术创新而共同努力!



                           2021928   项贻强、杨云深供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