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要闻

喜报:我院李光耀等4位博士论文获得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发布者:黄乐发布时间:2022-03-22浏览次数:3560

日前,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出炉。经学位论文作者申请,学院推荐、建工学科学位和工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推选,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我院李光耀博士论文《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微观-宏观水气传导特性及服役性能》(指导教师:詹良通)、吴祁新博士论文《广义加载路径离散元伺服机制及砂土宏微观力学特性研究》(指导教师:杨仲轩)、刘嘉涵博士论文《基于微/纳米划痕技术的水泥基材料多尺度力学性能表征》(指导教师:徐世烺)、刘鑫博士论文《考虑桩身径向变形的大直径桩纵向振动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指导教师:王奎华)荣获浙江大学202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根据评选标准,论文选题为本学科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或现实 意义; 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或技术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同类学科的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 应用前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额一般不超过参评学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的5%

在此向获奖师生们表示祝贺

获奖论文及作者简介:

李光耀,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4级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詹良通教授,现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博士论文为《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微观-宏观水气传导特性及服役性能》。论文研发了新型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并成功开展了示范应用,首次利用微流控装置再现毛细阻滞效应,揭示了土体颗粒级配和孔隙结构对持水和导水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双孔隙水-气耦合运移模型,提升了毛细阻滞型覆盖层防渗闭气性能的精准预测水平;提出了毛细阻滞型覆盖层的工程设计与维护方法,该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南。研究成果发表及录GéotechniqueSCI论文 7篇(包括3ZJU Top期刊,1篇中科院Top期刊,2篇本学科排名前三国际期刊),成果被最新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岩土工程技术标准规范》采纳。

吴祁新,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道路与交通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杨仲轩教授,现就职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论文为《广义加载路径离散元伺服机制及砂土宏微观力学特性研究》。论文开发了一套可以在三维空间对单元体试样施加任意加载路径的离散元计算方法,采用多面体试样构型,能够消除室内单元体实验采用空心圆柱形或圆柱形试样构型时往往遇到的应力集中或应变不均匀现象。基于这一技术,论文系统研究了各向异性砂土在工程实际中常见但在室内实验中难以实现的广义加载路径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探明了基于颗粒间接触法向的组构演化规律能量演化规律以及应力与塑性应变增量之间的非共轴特性,揭示了广义加载路径下砂土宏观力学响应和细观结构演化之间的联系,为构建能够模拟复杂加载路径下的砂土液化大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物理依据。作者基于论文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ActaGeotechnica(中科院top)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中科院top)等岩土力学权威期刊发表五篇SCI和一篇EI论文,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十余次并作汇报,其中在第四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厦门)获得最佳会议论文奖。

刘嘉涵,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4级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徐世烺院士,现就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为《基于微/纳米划痕技术的水泥基材料多尺度力学性能表征》。论文发展以微/纳米划痕试验为基础的水泥基材料多尺度物相组成、弹性及断裂测试技术,扩展复合材料弹性及断裂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测试方法。论文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和均匀化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复杂化学组成和多尺度空间结构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计算模型,预测了不同材料配比和工况条件下水泥基材料的断裂参数。论文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等,对水泥基材料划痕区域形貌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探索了水泥基材料断裂破坏过程。以上研究内容的相关成果已发表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MATERIALS AND DESIGN等国际期刊上。

刘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6级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奎华教授,现就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博士论文为《考虑桩身径向变形的大直径桩纵向振动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出了新型的大直径桩土纵向耦合振动广义轴对称模型,克服了传统桩体模型无法考虑桩身径向变形的缺点,分析了大直径桩桩身各点沿竖向和径向的响应特征;提出了新型的大直径管桩与土相互作用轴对称模型,首次在考虑管桩桩身径向变形的基础上解得了桩内土和桩外土动阻力因子解析解,探究了桩内土动阻力和桩外土动阻力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新型的集中瞬态激振下大直径完整桩和缺陷桩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解决了现有三维桩体模型对桩身纵波波速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探讨总结了若干减轻高频干扰影响、采集高信噪比测试信号、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实用性测试措施;提出了新型的桩基动态测试方法桩身轴向多点速度波测试法,解决了传统低应变反 射波法应用于超长大直径桩成桩质量检测时信号强度过弱、反映信息过少的问题。 以上研究内容的相关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