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诚说”第十三~十五期——“你我相伴,心灵相约”之2017、2019级博士生班级团辅活动顺利进行

发布者:郭鹏越发布时间:2022-05-28浏览次数:49

“与子诚说”第十三~十五期高年级博士生班级团辅活动分别于331日下午、518日下午在安中大楼建工之家和A212教室顺利开展,活动特别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艳虹老师,共有来自2017级和201910个班级的60余名博士生同学参与。

首先,吴艳虹老师引导同学们围成一圈入座,并简单介绍团辅活动的意义。她告诉大家,围成一圈是为了能让每个人都被平等地对待;团辅活动并不是听课,而是彼此互动、分享。接着,吴老师邀请同学们制定“投入、真诚、尊重、保密”的团体契约,让每位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图一)活动现场

趣味游戏——暖场

活动正式开始,吴老师首先通过两个趣味小游戏进行暖场。在“青铜变王者”小游戏中,同学们手持级别纸条,通过双脚用石头剪刀布互相PK,完成从青铜到王者的“通关”过程。

(图二)“青铜变王者”游戏现场

在“开心消消乐”游戏中,同学们根据吴老师的指令,按照相应的人数迅速“抱团”。简单的游戏热身让同学们充分放下内心的包袱,也让彼此尚不熟悉的同学凝聚在一起,更加全身心投入到本次团辅活动中。

(图三)“开心消消乐”游戏现场

了解压力——正题

愉快的游戏环节结束后,吴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团辅活动的正题,即“压力和消极情绪的管理”。她首先通过“压力排排看”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压力的社会性测量,在这一环节,大部分同学的压力值处在60-80分区间,且表示压力对自身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图四)吴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压力测量

接着,吴老师引导同学们填写了“压力信号灯”练习纸,让同学们识别自身的压力超标信号,并探索压力的来源和对应的内在需求。同时,她将在场同学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大家敞开心扉,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和探究,互相描述彼此面临的心理压力,以及产生心理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信号等。在大组分享环节,吴老师在每小组各邀请一名代表总结分享。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诸如“失眠、长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压力带来的各方面信号表现,也列举了常见的压力源,主要围绕导学关系、科研进展、情感人际等方面,也引起了在座各位同学的强烈共鸣。

(图五)同学们分享各自的压力信号表现

心理调适——对策

“找源头”和“找需求”后,还需要”找对策“,针对同学们的压力信号和压力源,吴老师给大家分享了AZ26式减压法,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在小组内彼此交流分享常用的以及不常用但是想尝试的解压方法。在大组分享中,同学们提到了“运动、倾诉、清零、度假、哭泣”等常用的解压方式,也有同学指出自己的解压小妙招就是逛逛校内论坛。在解压方式分享时,同学们多次提到“接纳、舍弃、拒绝”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有时会缺乏拒绝的能力,可能会陷入压力和消极情绪中。


(图六)同学们互相分享解压小妙招

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吴老师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首先引导同学们进行冥想,通过呼吸控制和环境想象,感受身体从内而外的放空和平静,并回想自身的高光时刻,让正面情绪充盈内心。

(图七)吴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冥想

冥想结束,吴老师通过欢快的“幸福操”,让同学们短暂活动身体,跟随轻快的背景音乐,同学们在蹦跳、拍手中开怀大笑。

(图八)同学们跳“幸福操”

活动收获——总结

活动最后,吴老师邀请在座每位同学用简单的词句分享体验和感受。同学们纷纷表示团辅活动让自己真正感受到了放松、缓解了压力,也学会了“对症下药”,给重新审视自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分享结束后,吴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生存发展中建立起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适当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激励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但当焦虑和负面的情绪过多、压力过大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吴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学会解决情绪而不是仅仅解决事情,同时要学会接纳自我,接纳不完美和失败。她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和科研中都能更好地关怀自我,关照自身的情绪。

最后,同学们与吴老师在横幅下进行了合影留念。至此,第十三~十五期团辅活动圆满结束。


(图九)第十三期活动合影

 

(图十)第十四期活动合影

(图十一)第十五期活动合影

于春夏学期推出的“与子诚说”博士生班级团辅活动,旨在关注高年级博士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情况。通过团辅活动中游戏、分享等环节,有效疏解同学们来自科研、毕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本次系列活动投射出学院研究生群体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希望在未来能更好地开展,帮助高年级博士生们重拾自信和愉悦,收获能量和启发。

 

文字/王憬慧、李月婷、周雨

图片/陈雨瑶、李月婷、王憬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