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士后招聘公告

发布者:郭鹏越发布时间:2022-11-16浏览次数:38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博士后招聘公告

一、公司简介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6年。是黄委所属流域勘察设计研究单位,是集工程咨询、科学研究、流域和区域规划、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及投资运营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勘察设计研究单位,业务范围涵盖水利水电、市政、交通、建筑、环境、输变电、生态水利、新能源等众多业务领域,市场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持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工程咨询单位综合甲级资信评价、工程监理综合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十余项高等级资质证书。是全国近三万家勘察设计企业中少有的同时持有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四综甲资质的单位之一。

黄河设计院先后完成了以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为代表的上百项黄河干支流治理开发的综合和专项规划,承担了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遍布国内以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水利信息化以及交通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新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输变电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业务领域取得显著业绩。

黄河设计在工程实践中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近2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0余人,其中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6人,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教授级高工220余人,高级工程师610余人,各类注册工程师1500余人次。

黄河设计在泥沙设计及工程应用、水沙调控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库群联合调度、土石坝勘察设计、高边坡加固及处理、金属结构与启闭机设计、复杂岩土地基处理、堤防隐患探测等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四优奖”等3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四优奖”300余项,主编和参编国家、行业标准规范60余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6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余项,在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领域具有卓越的技术能力与设计水平。

20199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黄河治理保护由此进入新时代,为治黄工作者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黄河设计院热忱欢迎各位博士加盟,一起扛起“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保护治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

二、博士后招收题目

博士后招收题目

序号

题目

所需专业/方向

1

基于GPU加速的水沙演进模拟关键技术与平台构建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2

基于高速计算的二维、三维一体化水沙数学模型研发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

3

变化条件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演变及调控对策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4

黄河上中游骨干水库群多目标综合调度模型研发

水文学及水资源

5

沿黄城市内涝风险智能感知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人工智能、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等

6

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配置与模型研发

水文学及水资源

7

塔里木河流域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

水文学及水资源

8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9

古贤、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10

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洪水致灾机理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11

黄河干支流水沙动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12

黄河宁蒙河段冰水动力学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13

黄河流域极端洪水泥沙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14

多沙河流水库清淤扩容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15

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模型平台研发

水文学及水资源

16

黄河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模型研发

水文学及水资源

17

高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和河流动力学

18

高含沙河流特高混凝土坝抗震安全研究

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9

超大埋深超长隧洞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20

地下厂房复杂洞群围岩稳定关键技术研究及布置优化

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21

水利工程高强度施工资源优化配置及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方向)

22

复杂条件下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仿真及水锤防护措施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23

多沙河流水工金属结构磨蚀机理及抗磨措施研究

流体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24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超高上坝强度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方向)

25

超大体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温控关键技术研究

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26

高含沙水体水沙荷载的作用机理与空间分布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27

复杂地质结构三维精细建模关键技术研究

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28

高精度遥感地质信息智能识别与获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地质专业背景优先)

29

城镇净水厂排泥水智能高效处理及应用研究

市政工程

30

多沙河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生态修复、环境地理等方向)

31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区域发展与规划、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32

生态河湖工程BIM+GIS实景设计平台开发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

33

黄河游荡型河段新型整治工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

34

河湖淤泥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处置

环境工程

35

西北干旱区河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

36

黄河流域水工程遗产价值分析研究

水利史专业

37

黄河治水史与水文化

水利史专业

38

新时期重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研究

工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

39

黄河下游滩区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及生态廊道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

40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流域生态补偿研究

生态学

41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生物入侵研究

生态学

42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生态学

43

沿黄城市水生态重构与人居环境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建筑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44

建筑生态艺术类型应用与研究

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规划

45

城镇水土空间资源配置与产业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规划、建筑学、土地资源管理

46

基于城乡居住环境的生态评估系统研究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建筑学、生态学

47

人居环境提升生态补偿机制管理平台及绩效研究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建筑学、生态学

48

后建筑时代城市全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风景园林规划、建筑学、生态学

4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

技术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

50

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平台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

51

TBM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研究(聚焦电流法)

地球物理学


TBM隧洞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地震波法)

地球物理学

52

以大型车辆为主的交通流特征及智慧管理研究

交通工程

53

UHPC高强钢材、FRP等新材料在桥梁结构中的研究

桥梁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54

钢混组合结构在大跨径桥梁中的技术研究

桥梁工程

55

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发电相关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物理、经济管理(电价分析)等

56

黄河下游堤防防冲对策与关键技术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57

新形势下散粒体坝防溃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58

基于遥感的作物需水量预测模型研究

遥感科学与技术

59

无人机视频地理空间融合与语义提取技术研究

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60

基于知识图谱的水利空间模型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1

基于复合感知数据的水网工程安全态势分析研究

大数据分析

62

国家水网数据共享密码机制研究

密码学、计算机科学

63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64

基于GIS的灌区工程三维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工程

65

黄河流域模拟器构建研究

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66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7

数字孪生黄河关键技术研究

水利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68

大坝安全在线智能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平台开发

水工结构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9

基于系统思维的黄土高原治理新模式研究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70

生态水利工程新型鱼道关键技术研究

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生态学等

三、相关创新团队招聘计划

(一)水沙调控与防汛创新研究团队

1、团队简介

黄河设计院水沙调控与防汛团队,是在服务治黄70余年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科技型创新团队。团队以“把脉水沙、服务治黄”为初心和使命,坚持工程引领科研、科研提升设计、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围绕多沙河流水利枢纽工程泥沙设计、黄河水沙变化与调控、黄河洪凌灾害与防灾减灾调度、宽滩河流演变与生态治理、智慧黄河核心模型库建设等方向开展持续攻关,主持完成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等重要治黄规划编制以及小浪底、古贤等水沙调控骨干工程的泥沙设计及运用方式研究,牵头编制了黄河防御洪水方案、黄河洪水调度方案等,牵头完成了“九五”以来黄河宁蒙河段、禹潼河段以及下游等重要冲积性河段的治理方案设计。

70余年来,团队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泥沙和防汛专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1项、二等奖1项,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工程泥沙科技创新型团队、黄委水沙调控拔尖创新团队等。

2、岗位需求

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备注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45

具有水利模型开发经历优先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

34

具有水利模型开发经历优先

水文气象学

23

具有模型研发和防汛工作经验优先

(二)跨流域调水工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团队

1、团队简介

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有效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黄河设计院跨流域调水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围绕解决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开展了长达70年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研究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方案比选论证,针对西线调水工程存在的高寒、高海拔地区大坝施工、深埋长隧洞施工、可调水量及工程规模、调水方案优化布置、调水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外,团队还承担了其他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承担的项目有《引江济渭入黄方案研究》《青海省引黄济宁工程可行性研究》《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初步设计》等。通过承担国内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在跨流域调水方案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承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能力。

2、岗位需求

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

2

环境生态工程

1

水工结构

3

岩土工程

3

水利工程施工

1

隧道及地下工程

1

(三)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创新研究团队

1、团队简介

黄河设计院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团队,是在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修复,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下,逐步成长起来的科技型创新团队。团队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守住自然生态,改善生态系统质量,以项目为支撑,以科研为引领,以创新促发展,围绕流域和区域水系规划、生态环境治理、水生态水环境建设、水环境生态修复、河湖生态构建关键技术等方向开展持续攻关,主持完成了30余项流域和区域水系规划和生态治理环境治理规划项目;牵头研究的《城市河湖生态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郑东新区东西、南北运河及CBD中心湖水环境保障体系专题研究与设计》、《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论与实践》、《"岸、水、界"三位一体生态化水环境保障技术体系构建研究》、《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论、关键技术与应用》、《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技术》等技术成果荣获多项奖励和荣誉;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涵盖人工湿地、水文泥沙、水处理等诸多技术领域,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0多篇。

2、岗位需求

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备注

水工结构

2


生态水利工程

1


城市规划

1


生态学

2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1


市政工程

3

具有给排水相关经验者优先

(四)智慧黄河仿真模拟工程创新研究团队

1、团队简介

智慧黄河仿真模拟工程研究团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黄河流域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智慧防汛、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智慧水工程、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与设备、数字孪生与大数据计算等关键技术研发。

智慧黄河仿真模拟工程研究团队,依托黄河设计院,联合郑州大学软件学院、郑州中科集成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卓越的科研能力,在前瞻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岗位需求

研究团队博士后招聘

招聘专业

招聘人数

研究方向

备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水利工程



1-2

智慧防汛:水文水动力模型及算法

水利相关专业,具有水利模型开发或水库优化调度或大坝安全监测经验的优先;

计算机相关专业,具有大数据分析或人工智能或自然语言处理或虚拟仿真经验的优先;


1-2

智慧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复杂流域、大型引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模型

1-2

智慧水工程:工程运行安全评估预警模型

2-3

水利数字孪生与大数据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水利引擎开发

四、招收条件及待遇

(一)招收条件

1、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35周岁以内;

2、有良好的科研报告撰写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3、特别优秀的可放宽限制条件。

(二)待遇

1、郑州市、河南省相关人才引进政策(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

1)生活补贴:每月1500元,补助36个月;

2)首次购房补贴:10万元;

3)出站后留豫工作安家费:20万元。

2、除享受当地人才引进政策外,设计院将为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可观的薪酬待遇,顺畅的人才发展进步空间,充足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保障。

1)综合年薪25万元—35万元;

2)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

3)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4)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每月2500元;

5)出站后直接认定高级工程师。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志宇  杨风威

电  话: 0371-660217940371-66026131

E_mail: waterpostdoctor@163.com

地  址:郑州市金水路109

邮编:450003

申请人可填写《黄河设计院博士后招收报名登记表》(见附件),发送至邮箱waterpostdoctor@163.com



附件:《黄河设计院博士后招收报名登记表》

附件:

黄河设计院博士后招收报名登记表

姓名

性别


近期照片

民族


身份证号



出生年月


出生地所在地



政治面貌


外语水平



人员类别

(应届/在职/无业)

联系电话



博士导师


博士研究方向


博士论文题目


拟选博士后项目


学习工作经历

(高中以后)

起止时间*

学习或工作单位

专业或部门

学历学位或职务职称
















参与项目

(内容可增加)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完成人排名





代表性论文

(排名前二或通讯作者,内容可增加)

论文题目

期刊及发表时间

检索

排名











著作

(内容可增加)

著作名称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排名





获奖

(内容可增加)

项目及奖励名称

获奖时间及等级

排名




(排序/总人数)





专利

(排名前三,内容可增加)

名称

类型

排名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排序/总人数)





软件著作权

名称



自我评价

300字以内)


*备注:未答辩的应届博士生,“起止时间”中毕业时间填预计答辩时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