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国工匠”训练营隶属于浙江大学研究生思政教育特色平台——“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于2020年成立,是由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联合开展的集学习、交流、成长于一体的综合性思政培育平台,致力于弘扬“工匠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卓越人才。从平台成立至今共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培训和讲座覆盖众多学生,为充分发挥“大国工匠”训练营导师机制的成效,平台决定面向校内外和相关实践基地公开招募第四届“大国工匠”训练营导师,具体通知如下:
一、 “大国工匠”训练营简介
“大国工匠”训练营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的优秀高素质大国工匠为目标,通过团队建设、匠心之道、匠人匠心和匠心之行等模块化活动,具体包括行业解析、职业发展、匠心精神学习与研讨、户外素拓、简历撰写指导、公文写作与职场礼仪培训、领导力提升、沙盘模拟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导师全程“传帮带”培养,全方位培养学员的职场能力、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课程设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的目标,着力培养浙大工科学子立志高远、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真正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之中,成为拥有全球视野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科创新型人才。
二、 导师聘任与职责
“大国工匠”训练营导师将在培养阶段与学员分组结对,开展为期一年乃至更久的交流实践,通过师生座谈、参观体验、实地调研等方式,从职业规划、企业文化、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将自身的阅历和经验转化成浙大学子成长成才的推力和助力,传递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合作进取的工匠精神,帮助浙大工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明晰求职道路,提升职业素养。导师任期一年,聘任期满后学院将颁发导师证书,予以表彰。具体每位训练营导师应指导2名左右学员,完成相关的培训内容,做到“五个一”:
1.制定一个培养计划:至少一次组织与学员的线下见面会,了解学员基本信息,结合行业发展,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 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2.开展一次经验分享:至少一次向学员分享自己职业生涯中 所积累的经验与感悟,可结合具体案例,从而帮助学员了解行业动态, 培养学员的工匠精神。
3.进行一次导师论坛:至少一次对集体学员进行“大国工匠精神”相关的专题报告,引导学员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学员对建设领域的认知,引导学员服务重大工程,服务国家战略。
4.组织一次企业考察:至少一次带领学员前往自己所在企业或项目进行考察学习,让学员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与工作氛围。
5.指导一次调查研究:至少一次结合学员专业特长与就业意向,指导学员进行一次课题调研,帮助学员拓展专业思维与视野,将工匠精神应用于实践。
三、 招募人数
本期拟招募导师30人左右。
四、 招募条件
1.原则上与我院签署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的单位至少择优推荐1名导师,同一单位最多不超过3名,特殊情况报我院协商确定;
2.思想政治立场坚定,中共党员优先;
3.毕业于建筑、规划、土木、交通、水利、市政、防灾、工程管理等工程相关专业,且在建筑行业内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4.在建筑行业内有较为突出的贡献与成果,有较高的行业认可度;
5.能有充分时间完成校外导师工作,认真负责,及时为学员答疑解惑;
6.任职于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事业单位、世界500强企业的导师优先招募。
五、 报名方式
1.请填写《浙江大学大国工匠训练营校外导师申请表》(附件1),于2023年4月21日17:00前发送至邮箱zjucceasblhh@163.com。
2.报名截止后,学院将对导师候选人进行审核考察,并予以公示。
3.未尽事宜请联系学院团委:
金老师,电话:0571-88206426,邮箱: 0017699@zju.edu.cn;
孙同学,电话:17326084739,邮箱:22212134@zju.edu.cn。
附件:浙江大学“大国工匠”训练营校外导师申报表(1).docx
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