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远使命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系统总结、分析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挑战,扎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建筑工程学院于8月17-18日召开了2023年暑期工作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所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机关科室负责人以及特邀教师共约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峥嵘主持。
会上,副院长边学成作“新时期学院有组织科研的思考”专题报告,通过梳理近五年国家基金申报、科研立项经费等关键数据,深入分析学院科研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国家高能级研究平台、校企地研究平台建设,重要奖项申报、实验空间布局优化,一体化推进有组织科研;副院长贺勇作“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专题报告,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梳理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特点、难点痛点及存在问题,从把方向、调结构、抓改革、促发展的高度,对研究生招生、过程管理、专业学位领域设置、论文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副院长段元锋作“新形势下建工学院国际影响力提升方略”专题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发展形势,凝练了高水平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新目标,对标学校蓝图、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强调将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国际化工作体制,加强国际人才培养,构建更为开放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智能建造与工程管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舒江鹏作“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智能建造与结构数字孪生”专题报告,分享了在视觉引导建造机器人控制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视觉驱动的智能监检测、智能仿真与数字孪生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工程应用,为学科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在分组讨论阶段,三个小组围绕专题报告和学院发展,结合具体工作感悟,重点聚焦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调整、研究生过程培养、学生出口标准制定、高水平队伍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思政教育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室资源空间拓展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研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了各小组讨论。区域与城市规划系常务副主任王纪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安峰、建筑材料所所长闫东明分别作为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罗尧治充分了肯定了本次暑期工作会的意义和取得的实效,直面真问题,破解真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担当意识,指明前进方向,为学院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根基。他深刻剖析并回应了学院发展过程中本研招生、研究生教学、基金课题申报、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进一步纵深谋划学院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团结奋斗、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提出了要求,并着重通报了土木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方面主要指标情况。
党委书记刘峥嵘强调,在一代代建工人的接续奋斗下,学院的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深刻把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变局,深刻把握有组织教学、科研的大变局,深刻把握学校治理体系的大变局,克服路径依赖,以更具“狼性”的态度拓展资源,按照“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和学科发展绿色、智慧化转型的需要,发挥学院各类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体意识和活力,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评价考核等进行系统性设计和重塑,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再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适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学院以本次暑期工作会议和主题教育为契机,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谋新篇、开新局、抓落实、建新功,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