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地点更新】安中青年论坛第五期:清华大学潘鹏教授学术报告会

发布者:吴盈颖发布时间:2024-03-21浏览次数:121

时  间:2024年3月25日下午2:30

地  点:安中坤和多功能厅

题  目:地铁周边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研究

主讲人:潘鹏 清华大学教授

主讲人介绍:

  潘鹏,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副书记。曾在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副会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隔减震结构和振动控制方法;(2)基于抗震韧性的设计和评估方法;(3)大型复杂结构抗震实验技术和地震响应分析方法;(4)基于信息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近20项,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主编2部,参编6部国家和行业标准,撰写中文著作4部,英文著作1部。曾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年科学探索奖,以及其它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入选201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

报告摘要:

  随着地铁建设的高速推进以及围绕地铁系统的高密度开发方式逐渐盛行,地铁振动对周边建筑的影响也正日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地震风险,建筑抗震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报告人团队研发了两种针对地铁周边建筑的震振双控方法,分别是:建筑肥槽隔振和建筑物隔振。建筑肥槽隔振方法通过在建筑靠近轨道一侧的肥槽中以空槽或低剪切刚度的隔振层代替回填土,使从地表以及地下侧面向结构传播的地铁振动无法穿过肥槽,减小输入结构的振动。报告人团队开发了新型肥槽隔振装置,该装置具有较低剪切刚度和较高轴压刚度和强度,在实现肥槽隔振的同时确保结构和肥槽的地震安全性,相关成果应用于京投平西府住宅项目。建筑物隔振方法通过对目标建筑进行竖向隔振,降低上部结构的竖向自振频率并适当增大阻尼,从而减小结构在以高频竖向振动为主的地铁激励下的响应。报告人团队开发了橡胶-双摆摩擦摆三维隔震(振)支座等新型结构隔振装置,通过三维隔震(振)技术,在实现地铁振动控制的同时通过水平隔震提高了结构地震下的安全性,相关成果应用于北京地铁北安河车辆段上盖项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