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是一流大学的使命。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之下,我国知识生产模式朝多元性、网络性与耦合性快速迈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创新型的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新工科建设是面向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顺应学科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新趋势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为基石,以交叉渗透、整体综合的学科观为指导,突破传统专业界限,发挥浙大特色与优势,探索构建多学科交叉、融通培养的新工科建设方案。项目依托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一流师资,根据“土水交融通”先进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新本科专业多学科、强交叉的优势,围绕全球化和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按照宽厚基础、卓越模式培养,培养具有良好的土水交专业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广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坚实的专业理论、扎实的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土水交专业化人才,为未来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为做好2024年度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招生选拔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项目及人数
招生项目名称: 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
依托本科专业: 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081010T)
依托博士专业: 土木工程(0814)、土木水利(0859)、交通运输(0861)
计划招生人数:20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三)浙江大学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申请人综合学业成绩排名位于前30%(自然科学通识、计算机、外语、专业基础课这四类必修课程的绩点按1.5权重计算)。
三、培养特色
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具有以下特色:
1.聚焦科研前沿,服务国家发展:学生提前介入科研,在“土水交融通”的学习基础上,面向“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依托学院雄厚的学科实力和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智能科技(智慧及韧性城市)、新材料(高性能建筑材料)、先进制造(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国家安全(国防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防灾、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
2.强化课程基础,注重交叉融合:开设7门高阶荣誉班专业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单独编班授课,配备一流师资,注重专业课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能力,在促进土建学科智慧化、绿色化迭代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3.开展长周期科研训练,科教协同创新:在导师指导下,从大二开始以每个长学期为一个周期,开展综合的科研训练,将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训练融合,毕业设计内容衔接本科科研训练阶段性成果和博士阶段研究计划,贯通本博科研创新。依托土建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为代表的18个国家级科教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
4.名师引航成长,赋能创想未来:将由院士、求是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学者、行业导师、思政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指导,涵养学生专业志趣和行业情怀。32位专业导师包含2位院士、30位国家高层次人才,45岁以下人才19人(占比60%)。通过科研指导、讲座、带领学生学习考察、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深入了解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前沿相关领域的机会。
5.多维度国际化培养,拓展全球视野:通过本校全英文课程+赴境外国际一流大学定制上课+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开展三个月以上多维度国际化培养。博士培养阶段到国际顶尖大学至少开展三个月以上长周期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6.传承使命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依托“工匠精神”思政教育基地、“筑人”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室等建设,引领学生深刻理解学科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知识报国的长远志向,培养追求卓越、矢志报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四、奖助体系
学校、学院对学生国际化培养进行全额资助。除学校、学院奖学金外,学院将设立荣誉班学生专项奖学金,用于优秀学生在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奖励,奖学金覆盖面100%。
五、退出机制
每学年末实行考核与分流机制: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情况、导师评价等进行综合赋分,召开领导小组与导师组会议,确定考核及分流结果。对于满足考核要求的学生,鼓励继续深造;对于不满足考核要求的学生,进行警戒或劝退回普通新工科班级,退出时可以签署“退出承诺书”。
本科三年级之前,每学年初组织遴选面试,综合考虑学习情况与面试成绩,根据项目班级人数情况进行优秀学生选拔。项目退出学生与新入项目的学生,已修读课程学分经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认定后可互认。
项目将在学生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对其进行研究生入学考核,考核条件包括本科生毕业基本要求、学业成绩、英语水平要求、科研实践经历等。学生满足考核要求方可继续进行一贯制研究生阶段学习;不满足考核要求则直接按本科要求毕业,不能继续进行本博一贯制研究生阶段学习。
六、出口方向
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授予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授予相应专业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主要包括赴国家重点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七、选拔安排
1.本人申请
申请人于2024年9月17日22:00前,点击链接:https://wj.qq.com/s2/15343273/71e6/ 填报申请。
2.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选拔条件对申请人及其提交材料进行审查,通知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人参加选拔考核。
3.面试考核
学院组织选拔面试,采取学科组专家面试考核的形式。专家组根据培养要求,结合申请人提供的材料,重点考核申请人的专业基础、创新能力与综合潜质,具体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4.录取公示
根据面试考核成绩,择优确定2024年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计划拟录取名单并报学校审核、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正式确定入选。
建筑工程学院
2024年9月11日
附件: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卓越培养项目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