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金桂飘香。10月12日上午,龚晓南院士八十寿辰著作首发仪式暨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隆重举行。龚晓南院士携夫人卢兰玉女士出席,此次活动既是对龚晓南院士学术生涯的致敬,也是对岩土工程领域杰出人才的表彰与激励。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出席典礼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云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徐世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刘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杜时贵,浙江省科协副主席郭寄良,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华东交通大学校长徐长节,中国计量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土乔,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约旦塔菲拉技术大学(Tafila Technical University)校长Prof. Bassam Z. Mahasneh,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长安大学谢永利教授,浙江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主任吴华阳,浙江大学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刘峥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许佳颖,以及首届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奖获奖者、龚晓南院士亲属代表、中学母校老师代表、建筑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和百余位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龚晓南院士弟子共同参加活动。活动由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陈海荣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在致辞中首先向龚晓南院士八十寿辰表达真挚的祝福,对龚晓南院士著作首发仪式和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奖颁奖典礼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龚晓南院士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同时也是我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几十年来,龚院士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科研态度及不懈的创新精神,在岩土工程界取得卓越成就,为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科技进步与工程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他说,此次著作首发和岩土工程奖颁奖典礼,是对龚院士学术成就和育人精神的最好肯定。期待龚院士的著作能够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经典之作,引领更多学者和学子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希望龚晓南教育基金能不断壮大,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岩土工程学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教授代表建筑工程学院致辞,他表示,龚晓南院士不仅严谨治学、潜心育人、勤奋钻研,创立了复合地基理论,解决了许多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在“大土木”人才培养和教材建设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在担任土木工程学系主任期间,致力人才培养、潜心教学科研、设立教育基金、创新管理工作,为推动学院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要进一步弘扬龚院士等老一辈建工大先生心系家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广大师生传承老一辈潜心教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的优良品德和科学家精神。
浙江省科协院士专家中心主任吴华阳宣读了浙江省科协的贺信,对龚晓南院士八十寿辰表示祝贺,并对龚晓南教育基金的成立表示支持。中国工程院、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携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等单位也发来贺信,岩土学科党支部书记胡安峰教授诵读了清华大学张建民院士、张建红教授为龚院士创作的贺诗。
杜时贵院士作为龚晓南院士弟子代表发表致辞,他深情回忆了与龚院士的师生情谊,并表达了对龚院士的敬仰和祝福。他表示,衷心感谢龚院士在个人学习与科研探索的历程中给予的帮助,正是因为恩师所给予的无私指导与坚定支持,才得以让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绩。龚院士潜心教书育人,致力于科研服务国家社会,是师生为人为事为学的榜样,希望龚晓南教育基金能够激励广大师生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德和科学家精神,为卓越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继续做出积极贡献,也衷心祝愿龚院士生日快乐、福寿绵长。
龚晓南院士一直致力于学术钻研和教书育人,笔耕不辍,值八十岁生日之际,他的著作《龚晓南岩土工程论文选集》和《我与岩土工程》正式首发。龚院士和周江洪、罗尧治、刘峥嵘、许佳颖共同为新书揭幕,龚晓南院士介绍了两本著作的内容和创作背景。
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奖颁奖仪式上,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刘峥嵘秘书长介绍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的基本情况,该基金由龚晓南院士带头发起设立,旨在弘扬龚晓南院士报效祖国、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精神,汇聚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岩土工程学科人才,奖励在该学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杰出人才,引领行业绿色创新发展。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自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捐赠。刘峥嵘代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向捐赠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发捐赠证书,感谢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龚晓南教育基金的发展,为岩土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建教授代表第一届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宣布了首届岩土工程奖获奖名单,龚晓南院士和周江洪副校长共同为获奖者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获得了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奖,清华大学王睿教授、浙江大学国振教授、河海大学吴勇信教授获得了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青年奖。
刘汉龙院士作为首届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代表发言,他对龚晓南院士的关心厚爱以及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龚老师身上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敬业态度,激励着一代代岩土人不断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正是在龚老师的指导下,他和所在团队在传统技术创新、前沿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未来也将继续以龚老师为榜样,开展前沿性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推进科研成果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化和应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土木工程和岩土工程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龚晓南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满怀深情地追溯了自己从青涩学子到执教讲坛,最终成为一名土木工程专家的经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培养、前辈同仁的鼎力相助、广大亲友的陪伴支持表示真挚感谢。他表示,《龚晓南岩土工程论文选集》与《我与岩土工程》这两部著作,以及龚晓南教育基金的成立,不仅是对自己步入八旬人生里程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一份无比珍贵的纪念。他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龚晓南教育基金所给予的支持与关注,并表示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努力,推动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繁荣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