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李惠教授应浙江大学曾国熙讲座基金会邀请,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安中报告厅主讲第十八届浙江大学曾国熙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陈云敏教授等两百余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加讲座。
詹良通教授介绍曾国熙讲座
浙江大学詹良通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曾国熙讲座的由来和历届讲座举办情况,并感谢曾国熙教授为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及历届主讲人、捐赠人和学术同行对浙江大学曾国熙讲座的支持。
讲座由浙江大学郑耀教授和凌道盛教授共同主持。主持人介绍了本次讲座主讲人李惠院士,并表示热烈欢迎。
李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计算学部教授,长期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在桥梁结构智能监测与诊断、智慧流体力学、超材料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
李惠院士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工程应用”为题,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以及大模型及其算法原理;其次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科学与工程(尤其是土木工程)中(AI for Science & Engineering)重要应用进展和挑战,最后展望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学的前景。李惠院士的见解为工程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惠院士报告
报告结束后,在场听众与李惠院士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现场提问讨论
陈云敏院士、郑耀教授和凌道盛教授共同为李惠院士颁发曾国熙讲座证书。
颁发曾国熙讲座证书
讲座环节之后,由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孙辅庭博士作了“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及应用”、浙江大学张帅长聘副研究员作了“基于数据及物理模型驱动的地质灾害链易发区预测”、徐文杰教授作了“地质屏障中核素长历时迁移三轮驱动研究”、马爽百人计划研究员作了“探索DeepSeek模型库—建成环境影响大众负面情绪机制”、楼以怀副研究员作了“AI赋能下的三轮驱动模式及其工程应用”、郑建靖副教授作了“CHIEF数据中心建设及工程应用”的报告。报告人围绕人工智能在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工程方面的应用,与现场听众进行了分享。李惠院士、陈云敏院士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和交流,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人工智能与工程应用的交叉研究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科技与产业格局。如何将算法创新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破解国家重大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中的复杂难题,是当前的国家急需。本次讲座以“深化人工智能算法与工程实践的交叉融合,推动前沿技术在国家重大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中的创新应用”为主题,既是对曾国熙先生毕生倡导的“理论、试验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理念的传承,更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数字模型-物理模型和数据模型联合驱动的人工智能研究的一次主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