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评优(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6-03-21浏览次数:29

一、城市规划设计

 

1 立意和主题

城市中心作为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焦点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值得我们关注。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如何使城市更富于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如何延续和发展城市传统,使城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加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辩证思考,并对城市更新改造中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协调有进一步的认识,特组织2006年度全国高等院校规划设计课程作业的交流评优。

 

2. 规划设计要求

选取某个城市中心的一个改造地块,在了解分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个性的基础上,对该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该地块的更新改造方案。

具体要求为:

(1)               设计方案能充分展现创作理念、规划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弘扬求是创新精神,能够体现规划师对城市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2)               地块面积小于30公顷

(3)               所选地块为市中心某个需要更新改造的地块,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4)               每个方案要求提交四张A1图纸(84.1×59.4cm)和一份电子文件。

 

3.参评要求

(1)               参评作业为设有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三、四年级的在校本科生完成,且每个方案的设计者必须为两人(合作完成)。

(2)               参评作业必须作为参评学生在学校本学年的一个规划设计课程作业。

(3)               参评作业不得包含任何暴露参评者所在学校的内容。

(4)               参评者应同时提交身份识别信件。

(5)               每个学校报送的参评作品不得超过4件(套)。

(6)               电子文件除整张图板的PDF文件外,图板上的每张图片应单独存放在文件夹中,文字存在Word中,以便编辑出版。

二、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为加强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将规划技术知识与社会、经济、法律法规、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知识结合起来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城市规划学科的健康发展,以及加强本专业在各院校的交流,2006年继续组织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评优活动。

 

1.内容要求

1)内容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参评报告内容应从未公开发表。

3)参评报告不得包含任何暴露参评者所在学校的内容。

 

2.参评要求

1)参评者为城市规划专业在校本科学生。

2)参评者允许4人及4人以下的学生合作,每位学生只能参加提交一份。

3)参评报告必须为参评学生所在学校本学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作业。

4)每个学校提交的参评报告的总数不得超过4份。

 

3.提交要求

参评者必须提交参评报告书五份、参评报告电子文件光盘一份(含参评报告书的Word版和PDF版各一份)、单独密封的信封一份(该信封内请放入身份识别信件)。

 

4.排版要求

1)参评报告书请按报告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附件为问卷调查等相关内容)的顺序进行书写,不应包括其他以外内容(如封面、目录等)。

2)参评报告书为A4版面,按横式进行编排。除附件外的正文页数不得超过10页(含10页),附件不得超过2页(含2页)。

3)参评报告书中的中文应以宋体、英文应以Times New Roman体进行编排。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应以Microsoft Word5号字体为准,行距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间距。图片应清晰。参考文献和附件在满足页数限制的要求下尽量做到与正文排版格式接近。

三、城市规划设计和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的其它注意事项

1.身份识别信封书写要求

1)各参评者均应同时提交身份识别信件一封,信封为普通信封,不应出现单位名称、参评者姓名等信息。

2)信封内应放入身份识别信件一份(为A4打印纸),信件应密封,内容请按以下格式书写:

参评作业名称

 

院校与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姓名

 

完成日期

 

参评学生信息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2.评审费:

1)城市规划设计:100/

2)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80/

 

3.评选与奖励

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

 

4.版权

主办者对邮寄途中的延误、丢失及损失不负任何责任,所有参加评选作业的所有权归主办者所有,并保留展览、复制和出版的权利。

 

5.联系方式

有关材料及评审费寄送地址:杭州市浙江大学建工学院 姜秀英老师 收   邮编:310027

寄送截至时间:200678(星期六),时间以当地寄出邮戳为准。

人:杨建军(系主任)

办公电话:057187952094

    机:13605807600

电子信箱:cupen@civil.zju.edu.cn

 

 

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20061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