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学院本科生工作简报
★
第二周(2007.5.14~2007.5.20)
正在进行时
——记浙江大学“第八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校庆的脚步越走越近,一年一度的浙江大学大学生结构竞赛也已进入了报名阶段。本次竞赛是由浙江大学教务处主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承办的校级结构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研与学术氛围,并最终进一步选拔学生参加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本次比赛将在接下来的二十天时间内进行。具体竞赛内容包括: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结构模型制作、模型加载试验等三个方面。比赛将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三等奖 、参赛奖若干,最佳创意奖1队以及最佳制作奖1队。获奖队伍将获得一定的现金奖励和第二课堂加分。另外,特等奖队伍的队员可以获得本校研究生免试资格。
本次比赛题目为输电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参赛对象和具体形式如下:
(1)参赛者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组队形式参赛,每队不得多于3人,每位学生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学校鼓励学生跨院系组队参赛。
(2)竞赛内容应包括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和结构模型制作两部分。
(3)参赛学生根据竞赛命题和要求,完成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以及用组委会提供的统一制作材料独立设计、制作模型,并进行现场加载测试。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并命名。
(4)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竞赛活动,缺席者作自动放弃处理。竞赛期间不得任意换人,若有参赛队员因特殊原因退出,则缺人竞赛。
2007年5月14日至5月21日。紫金港校区白沙学园一舍104室,等待着同学们的报名,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踊跃参加,一展自己的创意与构思。
走进“挑战杯”
5月17日傍晚,伴随着初夏舒爽的微风,由建工学院团委、城市规划专业学会举办的“挑战杯”宣讲会在紫金港东2—104教室拉开了序幕。会上来自建工学院不同专业的5位获奖嘉宾——黄兰芳、王建峰、赵薇、方海锋、许焱先后上台,就各自的科研项目与同学分享参赛心得。
学长学姐们时而严肃认真,时而风趣幽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娓娓道出了 “挑战杯”的参赛流程及注意事项。虽然他们的课题方向各不相同——或调查古荡地区的围墙,或研究“校园CI”系统,或对杭州房地产市场政策效应产生浓厚兴趣,或关注紫金港启真湖水环境,但他们善于观察、乐于创新、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以及那持之以恒的心态却是相通的。台下的同学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在学长们宣讲结束后纷纷提问,进一步了解了“挑战杯”的情况。提问结束后,来自团委的徐洁和郑英蓓老师则对“挑战杯”作了更加系统、权威的介绍。孔春华老师对本次活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后,本次宣讲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缓落幕。
建工学院2007届毕业生座谈会
本周三下午,建工学院在系馆409召开了2007届毕业生座谈会,建工学院团委老师,本科教学科相关负责老师,以及各个系系主任助理均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会上,学院详细了解了07届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对还没有落实工作的毕业生给予了特别关注;同时,学院还认真听取了毕业生们对迎评促建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大家针对本科生的课程设置,选课,毕业设计等一些与同学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畅所欲言。对于这些问题,学院老师也一一解答,并做了整理记录,以便进一步探讨研究,提出切实解决方案。
此外,老师们也对将要离开象牙塔,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学校的最后的一段时间中,能加强毕业生学风建设,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在实习或外出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学院的请假制度。对于2007届毕业生,学院还将开展一系列欢送活动,举办毕业生晚会,制作毕业留念相册等。
简讯:
(1) 浙江大学110周年校庆在即,建工学院积极投身于校庆准备活动中去。学院与分团委已落实参加校庆晚会,校庆讲座的学生。同时,晚会相关工作也在进行中,努力配合学校,做好晚会互动工作。此外,校庆徽章与餐券也都发放到同学们的手中。学院配合校庆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开展中。
(2) 本周,学院团委积极响应校团委就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在学院层面上做好报名工作。联系了本科教学课,结合各系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与优势,已初步建立了三支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该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院级和一般小分队报名与组建还在进行中,期待着同学们的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