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温暖就在身边——建工学院人物专访(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1-21浏览次数:26

因为他们,温暖就在身边

——建工学院人物专访(1)

 

 一代代的我们在求是园的沃土成长,一段段四年的美好生活记忆还在眼前,一次次我们在白沙这小小的天地欢笑与流泪,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我们从此向远大前程出发

       每当我们回首,你是否还记得那曾经在挫折中向你伸出一只温暖的手的辅导员;每当我们沮丧,你是否还能感受得到那身边佼佼者不懈的目光;每当我们收获,你又是否想起来自建工学院一朝一夕的积累与进步。

       在此,建工学院新闻网络部进行了对建工闪光人物的专访,让我们回到他们身边,感受他们光茫背后的真实、与对我们的激励。

                          学生工作意味着责任

                  --访建工学院团委书记徐洁老师

作为建工学院的学生,未来将用钢筋和混凝土构筑人类的和谐家园;而在校期间,是学院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帮助我们搭建心灵的和谐家园。今天笔者就有幸采访到了建工学院团委的徐洁老师——一位用心在为我们搭建美好大学生活家园的的老师。

徐洁老师自1998年踏入浙江大学的校门以来,历经了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与母校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用悉心的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轻柔的话语,解开一个个心结;用一份执著与责任,传达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走进徐洁老师的办公室,是一间由宿舍改造的拥挤的小房间。建工学院的三位辅导员老师们,就挤在这堆满文件的狭小空间里,处理纷繁复杂的工作。然而,徐洁老师最初来到紫金港校区工作时,条件还远不及现在。回忆起几年前的艰苦工作,徐洁老师却并没有任何的埋怨。她竭尽全力地完成一个老师的职责,逐渐地适应了身份的转换。在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也目睹了紫金港校区的成长。对这个自己曾经学习,未来将要一直工作的地方,徐洁老师依恋又感激,骄傲又荣幸:“浙大培养了我,我又同新浙大一起成长过来,感情真的很深厚。”

学生工作繁琐复杂,是对人细心、耐心和恒心的考验。徐洁老师经受住了考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蓬勃的朝阳,带着欣慰和满足将晚霞披回家。在紫金港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勤勤恳恳,甘于寂寞,默默地耕耘着。徐洁老师最爱的是学生,最挂念的也是学生。几年来,最让她刻骨铭心的,却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次意外。说到这里,徐洁老师的表情凝重起来。学生,是她工作的目的,也是她工作动力的源泉。每当走在路上,听到同学叫一声“老师好”,徐洁老师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压力与责任并存,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充满了最简单的快乐。”是徐洁老师对自己的工作的理解。“家长把你们交给了我们,我们就必须对你们负责!”就是以这样的信念,使徐洁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信任及家长的肯定。

她接触过很多学院的学生,对每一个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提起建工学院的学生,徐洁老师更是赞不绝口:“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很强,穿衣打扮、举手投足间还透露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的艺术气质。”老师一直要求自己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她坚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生工作。对于07级的新生,老师却略有自责:“现在对新生还不够了解,有时间还要多翻翻新生信息卡,争取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最后,老师还从心态调整方面给大家提了一些建议,希望大家能从高中“等”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大学里的很多信息都是要靠大家自己获取的,我们会为大家提供一些平台,但具体工作还要大家自己完成。”她以新生的学长组制度为例,学校为新同学安排了学长,那同学们就要好好利用这个资源,抓住机会虚心请教经验,尽快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转变。

徐洁老师对新生满怀期待,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建工精神,也希望大家度过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来自建工学院新闻网络部   记者:章园、孙义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