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王海龙 |
职称职务:副教授 | |
联系电话:0571-88208727 | |
电子邮箱:hlwang@zju.edu.cn | |
个人主页: | |
个人简介: 200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 年浙江大学师资博士后出站;2008年受Queen's University资助,在英国女王大学访问;2009-2011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和浙江大学“新星计划”资助,在美国UC Berkeley进行学术访问与科研合作。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科技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主参国家863 科技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论著1部,参与编制行业规程2部。 | |
主要研究方向: 混凝土材料、结构及其耐久性; 新型材料、结构与智能结构; 在役结构安全评定及维修加固研究; 钢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疲劳损伤与疲劳耐久性; 混凝土的环境损伤与断裂行为研究;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荷载作用下砼宏细观损伤演变对渗透性能劣化的影响机制,项目负责人,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水影响下的混凝土损伤机理与破坏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项目:基于全寿命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础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0-201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细微观界面的再生混凝土破坏理论与耐久性提升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2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多场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2012; 交通部西部项目子课题:钢筋混凝土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2009; 中国博士后基金: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的细观破坏力学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2007-2008; 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杂散电流对地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项目负责人,2007-2009; 国家"863"计划:沿海重大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试验方法与寿命评估技术,主要完成人,2006-2008; 国家重点工程专项:杭州湾跨海大桥长期耐久性能研究,主要完成人,2006-2008; 国家"863"计划: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重大混凝土桥梁全寿命维修优化决策技术,主要完成人,2007-2010;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港口与海岸工程混凝土防腐蚀关键技术与配套设备的开发应用,主要完成人,2007-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全寿命管理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理论(JSPS),2008-2010,主要完成人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著作、论文: 金伟良,袁迎曙,卫军,王海龙.《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 2011. Hailong Wang, Chunhua Lu, Weiliang Jin,Yun Bai. Effect of external loads on the chloride transport in concrete. J.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2011; Hailong Wang, Junjie Wang, Xiaoyan Sun. Chloride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interface transition zone in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Hailong Wang, WL Jin, PAM Basheer, B Xu. A Numerical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ITZ on Chloride Diffusiv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Structural Faults and Repair, 2010; Hailong Wang, WL Jin, XY Sun, QB Li. Damage-Fracture Coupling Analysis of Mode I Crack in the Concrete under High Rate of Loading,Framcos 7, 2010; Hailong Wang, XY Sun, JJ Zheng. Durability rehabilitation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damaged by corrosion and overload,IABMAS2010,2010; WL Jin, YD Yan, HL Wang. Chloride Diffusion in the Cracked Concrete, Proceedings of Framcos 7, 2010; Hailong Wang, Weiliang Jin, Qingbin Li. Saturation Effect on Dynamic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9; Wang HL, Jin WL, Cleland DJ, Zhang AH. Strengthening an in-service reinforcement concrete bridge with prestressed CFRP bar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09; 王海龙, 金伟良. 基于断裂力学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模型. 水利学报, 2008; 王海龙,李庆斌,金伟良. 水饱和混凝土静力抗拉强度降低细观机理及本构模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 Wang XZ; Wang HL; Zhao YX; Jin WL. Bridge condition rating model using eigenvector approach and fuzzy logic. Advances in concrete structural durability, ICDCS2008, 2008; 金伟良,徐波,王海龙.混凝土材料的细观结构数值模拟与性能分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 Hailong Wang, Qingbin Li. Prediction of elastic modulus and Poisson’s ratio for unsaturated concre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7; 王海龙,李庆斌. 不同加载速率下干燥与饱和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分析; 水力发电学报,2007; 王海龙,李庆斌.围压下裂纹中自由水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机理;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王海龙,李庆斌.不同加载速率下饱和混凝土的劈拉试验研究及强度变化机理; 工程力学,2007; 王海龙,李庆斌.饱和混凝土静动力抗压强度变化的细观力学机理. 水利学报, 2006; 王海龙,李庆斌. 湿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本构关系的细观力学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奖励、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2011; 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 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海洋结构物可靠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008 主要社会兼职: 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09 国际会议“2nd Asia Pacific Young Researchers and Graduates Symposium”组委; 2008 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组委 教学工作: 本科生: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研究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