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建工学院学生骨干赴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培训

发布者:金立乔发布时间:2020-11-25浏览次数:38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坚定学生骨干理想信念,1121日,建工学院组织学生骨干赴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学习。学院团委书记金立乔、团委副书记王晓萌、兼职辅导员王辉、各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团学骨干共计三十余人参加活动。

浙东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被称为“浙东延安”。清晨,同学们整装待发,走进在这片山湖环绕的历史重镇中,追寻革命印记,重温红色精神。

行程第一站是梁弄镇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政治部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等,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革命史,也把大家带回到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前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与不畏强敌的精神。最后,全体同学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在校级优秀学生共产党员赖皓欣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下午,同学们参观了四明湖畔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碑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二千余名革命先烈修建,陈列室中则展出了69位革命烈士遗像和生平事迹、925位革命烈士英名录。大家驻足沉思,仰望纪念碑,参观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回顾曾经的战争年代,方知今日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一站,同学们走进王阳明故居,体验一场与先者交流的精神之旅。故居中庭院错落有致,是浙东地区宅院的典型代表,大厅布有吾心光明题匾,充分展现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品格。展馆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给今日之行做了良好的总结:“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也激励着同学们在日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真抓实干、爱岗敬业、知行合一、无私奉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明处处留忠骨。通过四明山红色之旅,骨干们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凝聚责任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相信以此次现场教育为契机,同学们能够牢记党的光辉历史,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将四明山革命精神融入血脉,当好红色传人,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心得感悟:

会稽东南秀,四明名更佳。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怀着缅怀的心情共同走过四明山抗日根据地。路途中我想象着当年的种种情景,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四明山。荒台废址令人泪,唯有信仰向前来。前人洒热血,吾辈当自强!

——建筑设计所硕士党支部书记 刘玉飞

通过本次行程,我进一步了解了浙东革命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往事,生活在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和平年代,我们应心怀感恩,肩上有责,为建设祖国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齐全的历史资料、完备的教学体系、优美的山湖景色、热情认真的导游、还有“红色周边”梁弄大糕……红色旅游基地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要真学真做,学有所获,知行合一,用心感悟。

——团委思政中心主任团成员 邵婧

通过实地走访与学习,仿佛穿梭回风雨漂泊的近现代中国,了解到许多革命先烈正处青年便为祖国献出宝贵生命,我辈定将倍加珍惜,接过祖国发展之重担。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今日探访其故居,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今日之行,所见贯穿古今,所思内省于心,意义深刻,日后也将继续加强思想学习,为我国发展贡献力量!

——团委事务中心骨干 刘伟琦

为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学院特地安排我们走进四明山红色革命根据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缅怀革命烈士纪念碑时,仰视山上的纪念碑,我感受了神圣与庄严,心中不禁思考:“当初为什么入党、现在要做什么、今后我要留下什么?”我认为不断自省就是红色教育带给我们的意义,我们应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初心,保持明智与清醒,传承红色基因。

——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 王大威

 

图文/杨柳  校对/邵婧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