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暨“博士生生涯规划”交流会的通知

发布者:金立乔发布时间:2018-03-18浏览次数:1192

浙江大学博士生创新论坛是由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浙江大学博士生会主办,各院系研博会承办的全校范围的综合性学术交流活动。论坛始终秉持“求是创新”的精神,倡导学科汇聚,鼓励自主创新,以“启迪智慧,激励创新,交流学术,博采众长”为主旨,旨在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优势,加快我校博士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步伐,增进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传承,博士生创新论坛已成为浙江大学独具特色,广受师生欢迎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会将邀请浙江大学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和青年教师,从科研、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分享他们的规划心得,传授宝贵经验,为广大博士研究生指引方向,帮助大家走出博士迷茫区。希望广大博士研究生通过这次交流分享会能够明晰自我定位,完善博士生涯规划,度过难忘而充实的博士生活。

主题:我的博士不迷茫

时间:2018323日(周五)18:30-20:5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安中大楼建工之家咖啡厅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jq/21524510.aspx

联系人:张迪,18757109505

 

分享嘉宾介绍:

张大伟: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于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补修以及抗震补强,重点研究课题为梁的抗弯加固以及柱的抗剪抗震加固,主要涉及的材料包括碳纤维布、PET纤维布、碳纤维格子筋、聚合物水泥砂浆等。近几年来,作为主要成员完成日本国家级基金项目2项,在此期间,发表国际期刊及学术会议论文近40篇,出版英文学术论著2本,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夏晋:浙江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于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混凝土材料/结构耐久性多尺度耦合机理研究,既有混凝土结构修复与性能提升技术。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0(TOP 1)EI论文4篇,参与编写相关专著2本;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市局级奖励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担任《ACI Structural Journal》、《Computers and Concrete》、《Construction & Building Materials》、《Corrosion Science》、《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朱浩川: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浙江大学流动站博后(企业联合培养)2008级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钢结构专业,目前从事的科研课题为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新型轻钢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等。博士在校期间发表三篇EI期刊,两篇核心期刊。曾获浙江大学三好研究生、浙江大学团总支优秀团干部、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荣誉、金都奖学金等。

钱振澜:浙江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与实践领域有:建筑学领域,村镇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农业经济与管理领域,村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小农现代转型/精准扶贫与减贫。曾获住建部第一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一等奖、重庆市第十六届期刊好作品一等奖、阿里研究院中国杰出新农人优秀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浙江省优秀博士后基金等。

 

主办:浙江大学博士生会

承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博联合会

2018318


返回原图
/